2024存疯了!中国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存钱呢?

存款规模不断扩大,住户存款(居民存款)占比连年上升,从2016年的占比39.7%上升约9个百分点,到2023年的48.2%。

住户存款增速从2016年的9.5%,增加到2023年的13.8%。

19年之前,每年度住户新增存款较为平稳,每年新增住户存款基本就5万亿左右;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的总储蓄率约为44.3%,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在人均储蓄方面,中国也位居世界前列。

再给大家看组央行公布的两组金融数据:

去年全国住户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4.26万亿元,达到了151万亿元。

折算下来,去年的全国人均存款额首次超过了10万元大关(10.7万元左右),再创新高。


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去年二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5%,相比2019年末上升15.8个百分点。

其核心原因在于,投资渠道收窄,避险情绪主导,居民购房和消费增速放缓,居民储蓄同比加快。

过去,房地产曾是居民财富配置的核心渠道,但近年来房价下行、市场波动加剧,导致房产投资吸引力下降。

与此同时,股市、基金等高风险投资领域波动剧烈,黄金价格虽屡创新高,但普通民众担忧高位接盘风险,最终资金回流至安全性更高的银行存款。

面对不稳定的理财收益,为更好的抵御未知风险,从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居民存款的增速。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被平均”,希望未来能有个存款中位数指标出现。

前不久公开的文件中,提到一组中位数: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四万元大关。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增长5.3%,中位数34707元,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49302元、农村居民19605元)


需要强调的是,人均住户存款高,并不一定绝对等同于人均财富多、更有钱。

住户存款包括:存在银行的活期和定期、表内理财等,像咱们平时涉及到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都不在其范围。

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储蓄习惯,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5年重点任务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于首位。

扩大需求的前提是提高居民收入。

按目前我国扩内需的战略来说,接下来需要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帮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就业创业等,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来提高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振消费。

人均存款突破10万元既是居民财富增长的标志,也揭示了经济转型期的结构性矛盾。

对个人而言,需在安全性与收益性间寻求平衡;对社会而言,亟需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优化财富分配机制,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唯有如此,“平均数”才能真正转化为普惠于民的获得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存款   中位数   央行   住户   百分点   中国   居民收入   居民   去年   财富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