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机场安检处,旅客们翻找着行李箱中的充电宝,有人匆忙撕开产品包装盒,有人将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扔进自弃箱。民航局发布公告:自6月28日起,严禁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6月30日,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安检区已排起长队。准备飞往上海的王先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只知道有一批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之前也没注意过充电宝上是否有3C标识:“安检员拿着我的充电宝反复检查,最后指着那个不起眼的角落说‘缺CCC标志’。”他两年前购买的这款知名品牌充电宝,因缺少新规要求的认证标识,最终只能自弃充电宝过安检。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国内航班区域不同,国际航班旅客暂未受新规影响,且现场未见相关提示标识。“国际航班不查充电宝3C标识。”30日,深圳飞大阪的旅客杨曦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是29日的飞机,过安检的时候,安检人员并未查看3C。“我的充电宝没有3C标识,只看了我的品牌是不是属于召回的系列。”
安全新门槛 民航局新规执行
3C认证,这个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自2001年12月3日诞生以来,已成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标志性的菱形边框内含“CCC”字母的标识,代表着产品通过了最基础的安全认证。
2023年8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将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正式纳入CCC认证管理范围。政策给予了一年过渡期,到2024年8月1日后,无3C认证的充电宝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民航局提前一步行动。6月26日发布的紧急通知要求,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同时被禁的还包括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批次的产品。
民航新规的突然实施,让许多旅客措手不及。王女士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的充电宝用了3年,因为没有3C标识,在杭州萧山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只能被丢弃在专用回收箱。“虽然是‘安全升级’,但我的充电宝不属于召回的批次,用了很久也没有问题,也没达到使用年限,被迫要丢弃还是有点不舒服。”
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磊指出,旅客签署自弃声明后,机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相关条款取得处置权;若旅客选择暂存充电宝,依据《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可享有不超过30天的暂存期,超期未取回则转为无主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归国家所有,即机场对超期暂存的充电宝,需发布招领公告,公告满一年无人认领,其所有权归国家。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表示,电芯是充电宝的核心组件,其质量直接关乎产品安全,一旦电芯出现问题,如内部短路、过热等,极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根据规定,即使通过认证的产品,若属于召回批次——如罗马仕PAC20-272/392/PLT20A-152、安克A1642等型号——同样禁止登机。这使得旅客不仅要检查标识,还需登录国家缺陷产品召回中心核对批次信息。
新规之后 充电宝企业如何应对?
我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源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移动电源消费市场。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我国移动电源年出货量维持在1亿台左右。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移动电源相关生产企业有1.7万余家。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充电宝相关企业有2072家。
面对政策变革,充电宝制造企业呈现两极反应。国际品牌安克创新和罗马仕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已分别启动涉及71万件和49万台的召回计划。6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就充电宝安全问题致电美团充电宝“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对方称不便回应挂断了电话。
6月29日,安克提供了新的召回方案,只需自行把充电宝泡盐水24小时,然后上传泡水照片和充电宝SN码清晰照片即可。客服回应称,目前快递公司存在不收货无法寄回的情况,对于旧品处理方案将调整为泡盐水方案。
国内品牌奈特科尔则遭遇认证标识缺失的尴尬。有消费者反映,其产品虽符合3C标准却无外显标识,导致无法登机。客服回应称:“如果是3C版本但标识遗失,店铺可以补发贴纸。”这一补救措施引发消费者对认证完整性的质疑。
正规军积极应对的同时,山寨厂商却悄然转向地下市场。深圳华强北一位不愿具名的商户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无标识充电宝现在转战县乡市场和线上灰色渠道,价格降了四成。”
赔偿迷局 消费者权益谁来保证?
若消费者购买的充电宝因新规变成“飞行违禁品”,损失该由谁承担?法律界人士指出,不同情境下的责任认定存在显著差异。
“目前,销售无3C认证充电宝属于违法行为。”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消费者在商家故意隐瞒无认证事实的情况下,可以主张“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最低赔偿金额为5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三倍金额不足500元,则按500元赔偿。
最复杂的是老旧充电宝的处置。使用多年的设备既无法退货,又失去登机资格,成为政策空白地带的牺牲品。环保人士警告,若缺乏回收渠道,大量废弃充电宝将进入生活垃圾系统,带来环境污染风险。
6月28日新规实施首日,各地机场的执行方式引发旅客不满。“只能将充电宝遗弃后再过安检,目前机场没有可以提供转运的快递公司。”丽江机场安检站值班经理梁女士如此表示。
6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注意到,有大量卖家称机场安检扣押的充电宝可进行交易。不少充电宝“滞留” 机场。这些被拦下的充电宝究竟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武汉天河机场安检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自弃充电宝长期存放存在风险,回收后会统一交至内部缓存部门处理,且机场各通道均有监控,不会出现机场人员自用的情况。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