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渐显 穿衣有讲究

【来源:廊坊市疾控中心】

温差渐显

穿衣有讲究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穿上棉”,随着秋天降温,我国北方地区正式告别酷暑,进入“夏未尽,秋已至”的过渡阶段。此时气温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昼夜温差拉大,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秋天降温后科学穿衣,健康防护,我们为您细细讲解。

秋天降温后气温变化:

昼夜温差达全年峰值

秋天降温后北方降温会更为迅速,值得注意的是,秋天降温后一场秋雨往往会导致气温大幅下降。气象资料显示,每次冷空气南下后,最低气温降幅可达5-8℃,这种“断崖式降温”最容易让人忽视保暖而患病。

正如民间俗语所说“处暑十八盆,入秋勿露身”,意味着秋天降温后不能再像处暑时那样每天用冷水洗澡,更不能赤膊裸体,否则极易受凉。

应对 "乱穿衣" 季的实用方法

秋天降温后昼夜温差大、区域气候差异明显的特点,掌握科学的穿衣方法应对气候变化。

"洋葱式穿搭":应对温差的黄金法则

“洋葱式穿搭”即多层衣物叠加,像洋葱一样从内到外分为透气层、保暖层、防风层,便于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

具体来说,内层可选择透气吸汗的纯棉T恤或薄针织衫;中层搭配薄毛衣、抓绒衣等保暖衣物;外层则穿防风外套或薄风衣。早晨出门时穿三层,中午升温后可脱掉外层甚至中层,傍晚降温再逐层穿上。尤其注意腹部、腰部和脚部要重点保暖。

"春捂秋冻":适度耐寒训练增强抵抗力

“秋冻”,并非指刻意挨冻,而是指秋天降温后添衣不宜过多过快,让身体逐渐适应降温环境,从而提高耐寒能力。

但“秋冻”需因人而异,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关节炎、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人群,不宜过度“秋冻”。这些人群应在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膝关节、肩关节等易受凉部位,可佩戴护膝、围巾等保暖用品。

顺应节气,健康度秋

秋天降温阶段作为夏秋过渡的重要时期,气温变化复杂,既可能有“秋老虎”的余威,也可能出现“一夜入秋”的降温。根据气温变化灵活调整衣物。既要避免过早穿太厚的衣服,也要防止贪凉不添衣,让身体在适应温差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抵抗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

撰稿:赵倩

编辑:健康教育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养生   温差   讲究   秋天   气温   保暖   衣物   处暑   洋葱   昼夜   秋雨   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