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酒上市公司均已披露半年报,增速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2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6家维持了营收利润正增长,行业在深度调整中承压前行。面对当前困境,酒企正积极寻求通过年轻化和低度化转型来突破。即时零售、宴席市场和降度成为上半年白酒行业三大关键词。这是一剂“猛药”还是一道“良方”,尚需时间验证。
二季度“拖后腿”
白酒行业整体处于“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在2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上半年仅6家维持了营收利润正增长。这6家企业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老白干酒和金徽酒。这几家企业中,部分是头部酒企,部分是区域龙头。这表明了,尽管近年来白酒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但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在这22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海南椰岛和金种子酒两家酒企由盈转亏。金种子酒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速为-27.47%;净利润亏损0.72亿元,同比增速为-750.54%。皇台酒业亏损扩大至527万元。“戴帽”的岩石股份亏损收窄,却依旧濒临退市。
酒鬼酒也在亏损边缘徘徊。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61亿元,同比下降43.54%;归母净利润895.5万元,同比下降92.6%。
细看各家财报发现,第二季度形势最为严峻,行业寒意传导至头部的“茅五汾泸”。贵州茅台还能维持个位数增长,但增速明显下滑。茅台系列酒营收负增长。五粮液和山西汾酒净利分别下降7.58%和13.5%。泸州老窖营收净利同比双下滑。洋河股份净利同比下滑高达62.66%。
乍看之下古井贡酒营收和净利微增,但细究发现,这样的业绩全凭第一季度数据苦苦支撑。毕竟在第二季度,古井贡酒实现营收47.34亿元,营收增速为-14.23%;净利润13.32亿元,净利润增速为-11.63%。
尽管老白干酒上半年整体利润增长尚可,但进入二季度后,增长动能已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4亿元,同比下降1.95%;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仅微增0.16%。
金徽酒在二季度也面临较大压力,归母净利润为6448.34万元,同比下降12.78%。
在一众“飘绿”的业绩数据中,舍得酒业第二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39.48%,显得格外耀眼。但舍得酒业的业绩实际上乏善可陈,因为这样的增长是在去年归母净利暴降80.5%的基础上实现的。
酒企“主动降速”?
舍得酒业的业绩表现似乎验证了各家酒企“主动降速”的说法。
近两年,很多酒企会在财报中用“主动降速”来解释暴跌的业绩,通过降低业绩增速让市场释放更多的空间,从而在度过调整期后实现进一步增长。然而,有投资者开始质疑:这究竟是锚定长期主义的断臂求生,还是业绩疲软的无奈说辞?
行业中最频繁把这个词挂在嘴边的是洋河股份。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洋河不仅没有“刹车成功”,反而继续“加速下滑”——营收147.96亿元,同比下降35.32%;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大跌45.34%。
如果仅仅是增长放缓,或许称得上“主动降速”,但业绩若持续“跳水”,这个说法恐怕难以让市场信服。
可以肯定的是,适当降速确实能让接下来的业绩更好看。
以泸州老窖为例,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虽然下滑,但是幅度还不算大,二季度单季营收下滑7.97%,表现中规中矩。
这主要是归功于去年基数较低。泸州老窖2024年业绩表现为高开低走,四个季度单季营收增速分别为20.74%、10.51%、0.67%和-16.86%。
今年年初,中国酒业协会曾呼吁白酒企业:主动降低增长预期,调节增长速度。中酒协表示,高速增长是产业自信,但同时也会积累许多矛盾,调整发展策略和节奏,适应形势增收换挡,主动降低增长预期,力争努力化解矛盾。
无疑,降速发展已成白酒行业共识,但不能成为企业解释业绩下滑的“万金油”。
线上借力即时零售
在行业整体疲软的背景下,酒企纷纷寻找出路。总体来看,各大酒企都在缓解库存和寻找新增长点上发力。前者主要是借力即时零售,后者则是开拓宴席场景和推出低度酒。
在传统经销渠道上,目前白酒经销商平均净利从8%降至3%—5%,且快速恶化趋势尚未看到改善迹象,而名酒大单品经销商普遍面临利润腰斩甚至亏损的境地,所以酒企和电商平台的互动增加。6月,贵州茅台总经理王莉率队拜访了京东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借助同在宿迁的优势,洋河与京东合作上线独家定制的211ml、618ml光瓶酒新品。据报道,“618”期间京东平台(包括自营+第三方店铺)的茅台酒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4.97%,但效果有多大还要观察。
酒企和酒商都在加速拥抱即时零售。从茅台酱香酒与美团闪购合作,到泸州老窖上线“小时达”门店服务,再到华致酒行力推“华致优选”、1919发力“酒饮生活馆”,即时零售已成为酒业渠道革新的关键战场。
可是,即时零售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过程中,不少实体商家利润空间被挤压,部分中低价位产品甚至陷入“赔本赚吆喝”的恶性循环。同时,价格倒挂仍是一个大问题。不少平台将名酒作为“引流工具”,加剧渠道价格倒挂。
线下聚焦“宴席”消费
借力即时零售暂未果,多家酒企聚焦“宴席”消费场景。财报中透露,上半年多家酒企在宴席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端商务场景短期难以回暖的当下,宴席市场这片“基本盘”,已成为酒企不可放弃的必争之地。
市场竞争陡然加剧,众多头部酒企已启动宴席市场的产品战略调整。
这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愁的当然是早已深耕宴席市场的酒企,如今面临着“蛋糕”被分的压力。
今世缘名字踩中中式审美,旗下中高端白酒一度在宴席市场受到欢迎。然而,公司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净利双下滑,降幅分别为4.84%、9.46%。
剑南春也一度被称为“宴席之王”,凭借水晶剑产品精准卡位400元价格带,通过长期在宴席市场的深耕,近年来实现了持续增长。
这些曾经依靠地域优势占据宴席市场一定份额的区域酒企,未来都或面临“上有头部酒企挤压、下有成本压力攀升”的双重困境。
与此同时,“降度”成为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最热门的关键词。
近日,五粮液推出了邓紫棋代言的29度“一见倾心”低度酒新品,这款产品赚足眼球。舍得酒业也于近日推出29度低度酒产品“舍得自在”。此外,泸州老窖宣布28度国窖1573已研发完成,洋河股份计划在八九月份集中上市果酒、露酒和低度潮饮。
低度酒市场前景广阔,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低度酒市场规模预计达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增速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已成为酒企开辟新增量市场的重要方向。
但随着众多品牌涌入,也面临产品同质化、消费习惯待养成和市场接受度低等诸多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低度酒更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是白酒企业应对消费迭代的重要举措,但仅靠降低酒精度远远不够。
因此,“降度”只是第一步,要真正捕获年轻消费者的心,还要推动整个行业在工艺创新、产品设计和消费场景上实现全方位升级,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南方+记者 黄晓韵
【作者】 黄晓韵
南方产业智库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