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3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与教皇利奥十四世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共同参加祈祷仪式,这是自16世纪30年代宗教改革以来,英国君主首次与罗马天主教会教皇共同祈祷。仪式地点选在西斯廷教堂别有深意,这里是天主教的中心,又收纳了米开朗基罗的传世杰作。在《创世纪》壁画前,查尔斯三世作为英国国教最高领袖与教皇并肩而立,传递出明显的破冰态度。

英王亨利八世(中)
大体来说,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决裂是一场由离婚案引发的宗教革命,十六世纪前叶,曾经被教皇授予“信仰捍卫者”称号的英王亨利八世是坚定的罗马天主教会支持者。然而,一场个人婚姻危机改变了历史进程。当时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持续近二十年后,因无男性继承人,亨利八世就思量着要离婚。
但是这就触及到当时的欧洲政治权利生态,从11世纪开始,教会逐步将婚姻确立为七项圣事之一。即婚姻不再仅仅是两个家庭间的民事契约或政治联盟,而是在上帝见证下结成的神圣纽带,具有不可解除的特性。理论上,一旦有效婚姻成立,任何世俗权力都无权将其拆散。作为上帝在尘世的最高代表,教皇自然成为所有婚姻事务,尤其是涉及王室、贵族等重大案件的最高且唯一的裁决者。国王的婚姻关乎王位继承和国家稳定,因此其合法性与解除更需要教皇的批准,以确保在神律和世俗法上都能被认可。这其实也是当时欧洲神权高于君权的体现。

凯瑟琳
回到英王亨利八世想离婚这件事情上,教皇克雷芒七世对此请求采取了拖延策略,一方面是因为亨利八世的妻子凯瑟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教皇不敢轻易得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另一方面,亨利想要离婚的凯瑟琳原本是他的寡嫂,这桩婚姻当初就是经过教皇特许的,批准离婚意味着否认前任教皇的决定。

安妮·博林
而离婚事件中的另一主角,王后凯瑟琳的女侍官安妮·博林,即亨利八世的意中人,她拒绝成为国王的情妇,坚持要求正式的名分。故此,教皇的拖延策略引发亨利八世的强烈不满,由此采取了一系列激进行动,彻底改变了英国的历史走向。
在改革派人士的推动下,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1534年的《最高权威法令》是决定性的一步,它直接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年俸与什一税法》等的推出,废止了英格兰教会和修道院向罗马缴纳年贡的惯例,规定其改向王室缴纳。这极大地增强了王室财力,同时切断了罗马教廷的重要财源。再有,自1536年起,亨利八世下令解散了全国800多所修道院,其土地、珍宝等巨额财富被王室没收。尔后王室将大部分土地拍卖或赏赐给支持国王的贵族、乡绅和新兴资产阶级。新土地所有者阶层因为其财产来自于宗教改革的成果,所以他们的利益与王室存续紧密相连,因此成为改革最坚定的支持者,就此彻底铲除了天主教势力在英国复辟的社会基础。
总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决裂,并非常见的教义革命,而是以王权为代表的世俗力量开始从神权那里夺权的故事。改革后的英国国教在教义和仪式上大量保留了天主教传统,只是最高领导权从罗马的教皇转移到了伦敦的国王手中。
当前英王查尔斯三世与利奥十四世在西斯廷教堂的共祷,确实是双方五个世纪以来隔阂的象征性突破,但背后的详细政治动机,仍有待解析。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