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据TechPolicy报道,美国众议院批准了《HR1》法案,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阻止各州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在此期间,任何州政府或其下属政治机构都不得实施针对AI模型、AI系统或自动决策系统的相关法律或规章。这一举措对微软、OpenAI、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意义重大,极大地释放了它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潜力。
事实上,这项法案的通过过程非常紧张,以215票支持对214票反对的微弱差距获批。支持者认为,该法案有助于结束各州纷纷制定的、令人混乱的AI相关法规,为国会统一制定人工智能法律创造了条件,同时保障美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反对这一法案的人士认为,此举是对科技巨头的过度让步,可能导致消费者特别是弱势群体和未成年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会废止许多针对深度伪造和自动化招聘中歧视行为的州级法规。
刚刚查阅了美国国会公布的HR1法案,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主要为大家解析其中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部分。顺便说一句,这个法案的全称也很有趣,HR1被称作“一个伟大而出色的法案”,大家也可以亲切地称它为“大漂亮”法案。
为了打造未来十年美国人工智能监管的基础框架,该法案主要聚焦于“暂停各州监管”与“联邦资金引导”,通过放宽政策限制和优先分配资源,迅速增强美国在全球AI领域的竞争优势。
法案明确规定,自实施之日起10年内,州和地方政府不得对AI模型、系统或自动化决策系统出台任何相关法律或规章。
这项禁令涵盖了从算法设计到系统部署的整个流程,导致现有的州级AI监管措施暂时失效,例如加州的算法透明度法规和纽约的面部识别禁令。
不过,法案也设定了一些例外情况:如果州级法规的主要目的是支持AI的推广应用,比如简化审批流程或提供税收优惠,或者其对所有技术系统一视同仁,如适用通用数据安全标准,这类规定仍可继续执行。同时,允许州政府收取与非AI技术等同的合理费用,比如对AI系统进行安全检测的收费,以防止对AI技术的间接歧视。
为了配合监管的放宽,法案批准向商务部拨付5亿美元资金,自2025财年起开始使用,持续到2035年。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推广商业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替代老旧的政府业务系统,如税务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从而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其次,推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探索智能政务应用场景,包括预测性公共服务和应急响应优化;最后,建立跨部门的AI治理机制,协调国防部、能源部等联邦机构的技术需求,避免资源重复投入。此举通过联邦示范作用,激励私营企业增加AI领域投资,构建以“政策宽松与资金支持”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
不过,该法案对一些重要概念的界定留有未来调整的余地。“人工智能模型”指的是利用机器学习或统计算法产生结果的软件组件,例如像GPT这样的语言模型或图像识别算法。而“自动化决策系统”则涵盖了取代人工判断的AI工具,如招聘筛选算法或信贷审批模型,但是否包含内置于智能家居等设备的嵌入式AI尚未明确。此外,所谓的“州级监管”仅禁止各州执行现有相关法规,并未禁止州政府制定新的政策措施。
在具体执行方面,该法案强调联邦法律优先的原则,若州法规与联邦规定发生冲突,则以联邦法律为准。举例来说,如果联邦制定了统一的AI隐私法规,各州必须遵循,不能保留更为严格的地方性监管条款。该法案体现了美国为了巩固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采取了“先推动技术发展,后进行监管”的策略,期待科技企业充分利用这十年的监管宽松期。
·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增强工具”,并致力于分享全方位的AI知识。在这里,您可以找到最新的AI科普文章、工具评测、提升效率的秘籍以及行业洞察。
欢迎关注“福大大架构师每日一题”,让AI助力您的未来发展。
·
更新时间:2025-05-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