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年谱》读《毛选》(004)】《井冈山的斗争》
1928年10月4日—6日,毛泽东在茅坪步云山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代表第一届边界特委作政治报告。决议案的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0月上旬,毛泽东获悉赣军第七师李文彬旅从遂川绕道泰和、永新进犯宁冈,在遂川只留兵力薄弱的赣军第十五旅,加之红军给养缺乏,遂同朱德决定,留红军第二十八团第一营和第三十二团守卫宁冈与井冈山;第三十一团和第二十八团第二、三营组成红军大队攻打遂川。十三日,朱德率部占领遂川,赣军第十五旅不战而逃。
10月中下旬,针对湘赣边界党组织受严重破坏的情况,毛泽东着重指导边界各县党组织的整顿工作,除了在思想上对党员进行再教育外,还从组织上进行整顿:厉行洗党,对于党员成分加以严格的限制,把赌钱、打牌、贪污腐化、流氓成性的党员清洗出党组织;解散问题比较严重的党组织,用重新登记的方法进行整顿;发展和吸收思想进步、忠实、勇敢的工农优秀分子入党,并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中增加工人和贫农的成分。从边界党的工作实际出发,党的组织由原来的公开转为秘密,一方面反动派来时仍能领导群众坚持斗争,一方面便于党组织多方伸入白区和敌人营垒中去活动。至十一月下旬,永新党员登记已完,宁冈即将就绪,党员数量虽然大为减少,战斗力反而增强。
11月2日,毛泽东收到中共中央六月四日的指示信。来信提出中国革命现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批准毛泽东五月二日给中央报告中关于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计划。
11月6日,毛泽东在茨坪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扩大会议,讨论中央六月四日来信。会议认为,中央来信除要求游击区域过宽与废除党代表制度等具体事项外,全部原则及政策都切合实际,应依照执行。会上,根据中央来信指示,成立中共中央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地方党部书记)、宋乔生(工人)和毛科文(农民)五人组成,毛泽东任书记。前委统辖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中央来信还指出:前委之下组织军事委员会(同时即是最高苏维埃的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书记。
11月上旬,毛泽东获悉赣军周浑元旅一个团侵入宁冈县新城,企图攻占井冈山,和朱德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乘敌不备,主动出击。九日,和朱德指挥红四军主力在新城歼敌一个营,在龙源口地区打垮敌军一个营。十日,红四军主力乘胜追击,第四次占领永新县城。因赣军三十五旅从吉安、永新交界处赶来增援,又撤回宁冈。此后,敌军被迫转入守势,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被打破。
11月14日、15日,毛泽东出席在宁冈新城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六次代表大会。大会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辩论,对政治、党务、军事、经济、纪律等项都作出决议案。毛泽东主持各决议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政治问题决议案》指出:“怎样建立布尔什维克的党,领导群众扩大民权革命运动,深入红军所到区域的土地革命,向四周发展以促统治阶级的分崩离析,这是党在红四军中的任务。”《军事问题的决议案》指出:“红军战术,遇小敌则以主力迅速消灭之,大敌则用群众力量四面包抄,使其疲于奔命,然后用主力消灭之,红军竭力避免硬战。”大会选出二十三名委员组成红四军军委,朱德任军委书记。
11月中旬,中共红四军前委决定红四军在宁冈新城、砻市、茅坪、柏路等地,开始冬季整训,为期一个月。在这前后,井冈山军民根据毛泽东巩固根据地的三项办法,在小井建起一所可容纳几百名伤病员的“红光医院”;在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等五大哨口,修筑坚固工事;发起从宁冈挑粮上山的运动。毛泽东经常脚穿草鞋,身背粮袋,同战士一起运粮,并做思想政治工作。当时群众在运粮时编唱了一首山歌:“毛委员搬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11月25日,毛泽东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全面地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汇报贯彻中央六月四日来信精神的情况。这个报告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井冈山的斗争》。
(未完待续)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