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她是大清帝国尊贵无比的公主,却在权谋旋涡中悄然沉沦;本应锦衣玉食、无忧一生,却因为一场朝堂风波,被迫走上一条命运逆转的不归路。
康熙的亲姐姐,为何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又是什么样的隐秘交易,让她最终魂归权臣鳌拜的祖坟?一场看似简单的联姻背后,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权力博弈?
小皇帝年纪尚幼,朝政大权自然落在了四位辅政大臣的手里。
本来,这四位都是顺治帝的心腹,在位时都侯服江山,理应同心协力辅佐幼主才是。
可这哪里是什么"辅政"啊,分明就是一言堂嘛!所以没多久,其他三个就成了鳌拜的陪衬,这个老家伙凭着自己的资历和党羽,迅速成为了朝堂上的第一号人物。
朝会上谁的马屁拍得欢,回家后就免不了受鳌拜的青睐;可要是哪个倒霉蛋一不小心得罪了这位大佬,马上就会横尸街头!就连大将军苏克萨哈和大学士苏纳海都没能逃过一劫。
前者被鳌拜矫旨下狱,后者更是满门抄斩......这还了得!这简直就是当朝皇上名存实亡啊!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年幼的康熙每每目睹这一切,心里又气又恨,恨自己年幼无力,恨这个跋扈的权臣。
他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让这个老匹夫血债血偿!可是,面对鳌拜的强大势力,他又能怎么办呢?
眼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康熙也到了14岁,是时候亲政了。
可是朝中的权力格局却让这个少年天子左右为难:公开对抗鳌拜吧,自己的羽翼还没丰满,搞不好会被架空;可要是继续忍气吞声,又有愧先帝的衬托......怎么办?这个时候,一直在深宫中默默守护幼弟的和硕长公主挺身而出了。
她决定牺牲自己的幸福,下嫁给鳌拜的侄子讷尔杜,从而稳固康熙的皇位!和硕公主的决定,让孝庄太后动容,也让康熙潸然泪下:姐姐呀,你这是何苦呢?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我又怎么忍心让你受这样的委屈?公主抚摸着弟弟的头,柔声道:傻弟弟,姐姐嫁给谁又有什么要紧?只要你平安,只要咱们大清的基业在你手里,姐姐就心满意足了。
康熙闻言,心中更是敬佩不已,他知道,姐姐已经把自己的终身幸福,都赌在了自己身上。
于是,这场看似盛大的皇家婚礼,就这样在一片凝重中进行着。
新婚燕尔,本该是一对新人最甜蜜的时刻。
可是对和硕公主来说,这却是她人生中最黯淡的日子。
洞房花烛夜,看着身旁陌生的男人,公主默默垂泪,心里只祈祷弟弟能快点成长起来,把这个祸害除掉......还好,讷尔杜对她还算尊重,没有做出什么逾矩的举动。
康熙深知姐姐的不易,也加紧了学习和练兵的脚步,他一面在鳌拜面前装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一面却暗中培植嫡系,训练精兵,准备伺机反击。
在宫里,他常常借口与秦王永琏亲近,实则是在选拔武艺高强的侍卫;在宫外,他也暗中联络了不少铁杆亲信,让他们散布在各个要津,广结人脉。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以善扑营为核心的亲军就建立起来了。
看来,复仇的曙光就在眼前!
康熙八年,16岁的小皇帝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准备展开反击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五月,他假意召鳌拜入宫,说是要一起练习摔跤。
鳌拜万万没想到,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皇帝,竟然会对自己痛下杀手!
等他一进太和殿,不等跪下请安,一群身强力壮的少年就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不由分说把老家伙捆得结结实实!鳌拜这才恍然大悟,他气得浑身发抖,大吼道:玄烨啊玄烨,你这个白眼狼!
当年要不是老子提拔你,你能坐上这个位子?现在你翅膀硬了,就想把我往死里整,真是恩将仇报啊!康熙冷冷地坐在龙椅上,淡淡道:鳌拜,你也别装糊涂了。
当年我父皇在位时,你就处处和他作对;后来你又联合多尔衮,逼得我母亲魂归故里;如今我即位,你更是只手遮天,把持朝政,想要把我架空。
种种罪状,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来人,宣读鳌拜的七大罪状!随着一名太监洪亮的诵读声,鳌拜的满腔怨愤都化作了绝望,他知道,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果然,康熙下令把他押入天牢,严加拷问。
几个月后,这个祸国殃民的权奸终于含恨而终。
而他的家人和党羽,也都难逃一死。
正所谓恶有恶报,天理昭昭,鳌拜等人的悲惨下场,正应了这个道理。
消息传到盛京,和硕公主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喜极而泣。
十年来,她日日夜夜盼望的事情终于实现了!她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喃喃道:孩子,你听见了吗?坏人都死了,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可是让康熙没想到的是,由于鳌拜的倒台,他的姐夫讷尔杜也跟着遭了殃。
一道圣旨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到了偏僻的盛京。
而和硕公主,也只能含泪告别京城,随夫远去。
一对姐弟,就这样被迫分离,谁知何时能再相见?康熙倚在宫墙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
父仇虽然得报,可自己最亲的姐姐,却要去那苦寒之地受苦。
都是因为朕无能,都是因为朕还是太弱小......他紧紧攥着拳头,发誓一定要好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江山,不辜负姐姐的牺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康熙已经执政多年,他励精图治,戡乱反正,让大清国祚日渐强盛。
他也没忘了远在他乡的姐姐,几次上奏请求接她回京,可孝庄皇太后却执意不允。
后来康熙终于找到了一个由头,以讷尔杜有功为名,将他召回京城,封了个不大不小的虚衔。
和硕公主从盛京归来那天,已经物是人非。
曾经风华绝代的公主,如今也不过是个黄脸婆了。
康熙抱着姐姐痛哭,心疼她所受的苦楚。
和硕公主反倒宽慰弟弟说:皇弟别难过了,姐姐这些年虽然吃了些苦,可总算苦尽甘来。
现在我又能侍奉母后左右,又能和你天天见面,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康熙闻言,更是感动得五内俱焚。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讷尔杜就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了。
痛失爱夫的和硕公主也就此郁郁寡欢,不到两年,就撒手人寰,年仅33岁。
临终前,她把康熙召到了床前,颤巍巍地说:皇弟,姐姐这一生,虽说坎坷不少,可看到你把江山打理得这般稳固,这般安康,我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臣妾只求皇上好生保重龙体,不要辜负了列祖列宗的苦心经营,也不要辜负了姐姐的一片苦心......说完,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康熙伏在床榻上恸哭,追封姐姐为恭悫长公主,还厚葬她于鳌拜的家族墓地里。
他知道,这个将自己的一生都牺牲给自己的女人,怕是连死后都不能安息。
从此,每年的三月初三,康熙都会去姐姐的墓前上香祭拜,宫里也会在这一天奏响那首哀婉的挽歌,以慰长公主在天之灵。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悲剧人物,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消磨在了无奈和苦难里。
和硕长公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她为了弟弟的前程,为了大清基业的长治久安,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幸福。
她的不幸,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何其多,只是放在康熙盛世的背景下,才显得如此令人唏嘘不已。
纵观康熙一生,姐姐无疑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
少年时期的患难与共,青年时期的殚精竭虑,中年时期的悲欢离合,让这对姐弟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正是有了姐姐的大义凛然,康熙才能成为一代明君,开创康乾盛世。
所以后人每每提起康熙,也不要忘了他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身影。
资料来源:
1.《清史稿》卷一百十五《列传二》
2.董德福《康熙皇帝大传》
3.张德江《康雍乾三帝》
4.赵尔巽《清史稿校注》
5.李鸿章《清朝历代帝后全纪》
6.陈寅恪《悲剧人物的出场》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