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呵护牛市,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咱们环顾四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家庭、企业等各个环节都没有什么亮点,唯一的亮点是股市。
近日强势站上3800,点位已经超过 2021 年那轮小牛市,是 2015 年那轮牛市回落之后的最高点位。
从定性分析来看,中国的股市已经走牛了。
近期创下年内新高之后,就有很多声音说现在中国的牛市正从慢牛转变为快牛,可能会出现风险,不少机构和炒股的人也在担心管理层会不会重新 “辣手摧花”。
今天,我想从四点展开分析:
第一点,股市走牛来得相当不容易
2021 年下半年,中国楼市开始进入 “漫漫长夜”;
2022 年初,中国的股市开始大幅调整。
在 “大哥”(楼市)和 “二哥”(股市)连续调整四年左右后,终于迎来最高层面的关注 ——2024 年 12 月zy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 “稳住楼市、股市”。
有人问,楼市排在股市前面,这是为什么?
从整个体量以及对宏观经济、居民家庭的重要性来看,股市只能算是 “二哥”,“大哥” 始终是楼市。
如今看来,股市是真的稳住了,而且超额完成任务,迎来了牛市。
但与此同时,“大哥” 房地产市场,依然陷于沉沦,在泥沼中苦苦挣扎。
第二点, “大哥” 与 “二哥” 的关系
前面我说了,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股市并非支柱产业;
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体,股市则是资本市场,归属于虚拟经济。
从行业体量和对宏观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来看,“大哥” 肯定是房地产市场。
“大哥” 有两个特性:一是 “吨位” 重,二是步调比较缓慢。
而 “二哥” 股市的特征是身段敏捷,尤其对政策、货币非常敏感,性格更是多变、喜怒无常,有时候相当亢奋,有时候又十分沮丧。
按照过去的历史规律,通常是股市先涨或先回落,楼市后涨或在最后一段时间降温。
从整个周期波动来看,当前中国股市走牛,其实对楼市是隐性利好 —— 因为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活跃资金从股市流出,进入楼市。
我的观点是:在楼市止跌、回暖并复苏之前,股市不能走熊,必须保持牛市状态;要等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把 “接力跑” 的接力棒传给楼市之后,股市才能真正从高位下滑,慢慢进入熊市。
第三点,经济摆脱通缩需要牛市助力
通缩这种经济形态相当糟糕,会在很多领域形成负反馈。
去年以来,央行多次强调要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但从近期物价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央行这里的“物价”,是狭义的,单指消费品价格。
而广义的物价,应该包括四个:
第一个价格指标,是消费品价格(CPI)。目前同比增速在零上下窄幅波动,而我们今年的 CPI 目标是达到 2%,现在看来很难完成。
第二个价格指标,是工业品出厂价(PPI)。目前同比下降 3.5% 到 4%,数据非常差,暂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第三个指标,是房价。过去四年全国房价累计下跌超过 40%,今年估计还会跌 10% 左右,近期止跌基本没戏。
第四个价格指标,是股价。目前正在上涨,股市处于牛市中。
我认为,经济要走出通缩,在四类价格里,最关键的是股市。
股市涨起来之后,社会资金会开始活跃。
比如七月份的金融数据已经显示,部分居民的存款开始 “搬家”,从储蓄存款转向股市。
过去几年,中国居民有钱不敢花、不敢投资,拼命增加储蓄存款,这其实对宏观经济非常不利 —— 储蓄率太高,居民心态过于保守谨慎。
政策导向本就是,要让居民把钱 “花出去、投出去”!
现在,终于有了居民愿意投资的领域,而且居民存款才刚刚开始 “搬家”,此时必须保持牛市姿态,绝不能打断这一进程!
除了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也是如此。
过去有些企业不敢乱投资,现在可以拿出沉淀资金,到股市里配置一些资产。
从价格传导顺序来看,中国经济走出通缩的路径应该是:
第一步,股市先涨;
第二步,房价止跌;
第三步,消费品价格开始温和上涨(有时消费品价格与房价会在相近时间内止跌反弹);
第四步,工业品价格(PPI)上涨。
因为房地产体量庞大,只有房地产市场起来了,房地产开发投资、拿地与建设规模增加,才能拉动上下游产业的市场需求,进而推动工业品价格止跌回升。
另外,消费品价格上涨后,也会向上游传导,带动工业制成品出厂价格上涨。
从这个先后顺序和传导链条来看,在房价与消费品价格上涨之前,股市都应该保持牛市状态。
第四点,目前整个社会缺乏暖心点
尤其是 2020 年疫情以来,再到 2022 年疫情二次爆发,上海、长春等少数城市甚至出现短期封城现象。
过去几年,很多人活得不开心、过得很沮丧:收入下滑,甚至丢了工作;房价持续大跌,导致家庭资产大幅缩水;股票、基金亏钱……
总感觉有一股阴云,笼罩在很多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头。
而此次股价大幅上涨后,财富效应开始显现,人们能在股市赚到钱了。
退一步看,即便散户赚得不多,至少也能赚钱。
这是老杨的股票账户,周五收盘后的数字。过去几年老杨的房产资产严重缩水,工作艰难,收入暴降,心情郁闷,好不容易在股市里找到一点慰藉。
股市走牛,这让很多人重新关注股票、关注自己的账户,不少新股民也在陆续入市(比如今年七月份 A 股新开户数量高达 196 万户,同比大增 70%)。
中国的散户股民数量不少,让他们在股市里赚点钱,无论多少,至少能给平淡、沉闷的生活带来一丝欢笑与精神慰藉。
所以,社会各界尤其是监管层,需要耐心呵护这轮牛市,不要因为最近涨得有点快,就立马泼冷水。
我的建议是:
4000点以下,监管层不要轻易表态说 “当前股市涨得太快、不太好”、“要慢牛不要快牛”等,不要公开表露负面情绪。
4500点之前,不要打压股市,不要出台明确抑制股市的政策。
希望未来几个月,各位老铁能在股市里玩得开心。
按照目前情况来看,4000点以下风险不大,一旦超过4000点,各位老铁一定要密切关注监管层的相关表态。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