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5年,10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孙宏斌与王健林说法一致

前言

买房子是一辈子大事,所以房价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

近年来,全国房价一路下跌,过去能买房赚钱的时代似乎已经不复返了。

故而,不少人疑惑,再过五年,房价到底几何?现价值100万的房产到时候又值多少钱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孙宏斌与王健林说法竟出奇一致。

三驾马车,怎么就跑不动了

一个曾经定义了无数中国家庭财富梦想的词汇——房产,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危机。它不再是那个稳赚不赔的投资神话,而它作为“家”的本质,正在市场的剧痛中被我们重新打量。

回想2000年,北京三环的房价还只是每平米3500元,而后的二十年,伴随着经济的腾飞,部分核心城市的房价蹿升了十倍甚至三十倍。

买房,一度被视为通往中产、实现阶层跃迁的最短路径,但如今,当全国房价已连续下跌近两年,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在2021年首次同步滑落,这个曾经坚不可摧的信仰,动摇了。

当投资的光环褪去,我们该如何看待未来的房子?这个问题,恐怕是悬在每个人心头的一块大石。

过去支撑楼市神话的三股核心动力——人口、投资和政策,如今几乎同时踩下了刹车,甚至挂上了倒挡,这才是市场深度调整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什么短期波动。

先看人口这个最基础的引擎,2021年,全国净增人口仅有区区48万,这个数字背后是持续走低的结婚率和新生儿数量,这意味着,无论是首次购房的刚需,还是改善换房的需求,那个庞大的“接盘”基础正在快速萎缩。

更要命的是,我们其实不缺房子,全国空置房数量已经超过1.1亿套,城镇家庭平均下来都拥有1.5套住房,一边是需求釜底抽薪,一边是供应严重过剩,天平早已失衡。

再说说投资逻辑的崩塌,投机客的行为模式向来是“买涨不买跌”,在如今这个下跌趋势自2022年起便不断加速的市场里,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场,连曾经火热的法拍房市场也跟着遇冷,说明最后的投机者都在撤退。

其实,顶层的玩家早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早在2016到2017年间,地产大佬王健林和孙宏斌就已经开始收缩自己的房地产业务。

王健林当时就判断,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持续繁荣五十年,中国已经火了三十年,增速放缓是必然,他的这个判断,现在看来,简直是预言。

最后是政策导向的转变,还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后吗?房地产被当作刺激经济的工具,直接导致了2009年的房价报复性反弹。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即便利率和首付一降再降,楼市成交依旧低迷,因为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当前的政策目标是“稳定市场、防范风险”,是为刚需购房者托底,而不是鼓励你再去投资炒作。

更别提,市场普遍预计在2030年前,那个能终结炒房时代的“紧箍咒”——房产税,大概率会落地。

围城内外,谁不焦虑

市场的巨大转折点上,没有谁是轻松的,开发商、已购房的业主和持币观望的年轻人,这三类核心群体的处境和心态发生了剧变,他们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当前“有价无市”的僵局。

开发商正在挣扎求生,孙宏斌曾直言,如果房价和地价不能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开发商根本没法实现稳定盈利,现在普遍的降价促销,看似让利,实则是流着血换现金流。

他的另一个警告更为惊悚:房价若是下跌30%,大量开发商将面临倒闭。这个警告,在部分房价已经“腰斩”的三四线城市,听起来格外刺耳。

而那些已经上车的业主们,则背上了沉重的枷锁,过去,一套房子是家庭财富的压舱石,是阶层跃迁的垫脚石。现在,很多人的房产成了既卖不掉也租不出去的“沉没成本”,眼睁睁看着资产缩水。

这种从财富神话到现实负担的巨大落差,足以击碎几代人的梦想。

城外的年轻人,他们的心态则更为复杂。

一方面是被动的理性,面对上海超过40的房价收入比,面对后疫情时代下降的收入预期,买房这件事,已经不再是努力一下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掏空两代人的口袋”也未必够,储蓄的意愿,自然就超过了消费和投资。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新一代的观念正在改变,越来越多人发现,租房可以换来更灵活、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房子,不再是定义个人价值和身份的唯一标签,这种“出走”,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市场的未来。

告别旧地图,价值何处寻

“房价永远涨”这张旧地图,显然已经被撕得粉碎,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是一幅高度分化、价值回归的新版图,房子的价值,将不再由虚无缥缈的投机情绪决定,而是由它最核心的居住属性来重新定义。

首先,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严重分化,一个城市的经济基本面、产业结构、人口是流入还是流出,将直接决定其房产的命运。

一个在2020年价值180万的房子,五年后,如果它所在的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持续外流,其价值可能跌到90万,反之,如果地段优越、配套齐全,或许还能守住130万。

其次,是房产与房产之间的分化,王健林早就说过,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核心是“品质”而非“数量”,那些地段好、品质高、物业服务优秀的房产,才有可能在市场的浪潮中保值,甚至回升。

过去被热炒的学区房、公寓等概念,光环也将逐渐褪色,产品力本身才是硬道理,说到底,“居住”将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尺。

孙宏斌也强调,住房的核心功能就是居住,当投机被遏制,价格自然会回归正常,政府的所有调控政策,最终指向的也是这个目标:让房子回归它本来的样子,成为一个安身立命的居所,而不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财富赌局。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再过5年,10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取决于你问的是哪个城市、哪个地段、哪一种品质的房子。

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本质上是对一个城市综合价值、一个地段稀缺性、一处居所舒适度的全面评估。

结语

可以确定的是,王健林和孙宏斌的判断惊人地一致:市场的寒冬已至,未来五年房价将相对平稳,大起大落的时代结束了。

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那个闭着眼睛买都能赚钱的时代,确实一去不复返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理性,也更加考验眼光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每个普通人来说,或许是时候告别投机幻想,重新思考房子与生活的关系了。

信息来源:

1.《价值100万的房子,5年后还值多少钱?听听内行人怎么说》上海热线资讯2024-01-27 17:40山西

2.《5年后,房子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 王健林一语惊醒梦中人》2025-04-27 13:58·河山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说法   房产   孙宏斌   王健林   房价   房子   价值   市场   城市   核心   时代   地段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