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小布什当总统那会儿,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形象,可能不是小布什,而是他的副总统——迪克·切尼。
他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也最神秘的副总统。
他几乎不怎么笑,永远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情,以至于很多人都说,他才是白宫的“影子总统”,小布什都得听他的。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2010年,有记者终于逮到机会,去了他家,跟他聊了聊。

这位权倾朝野的副总统,住在哪儿呢?
不在华盛顿,而是在马里兰州一个叫圣迈克尔斯的地方,记者顺着一条灰色的碎石路开到头,就看到了切尼的别墅。
第一眼有点失望,因为这房子……太“素”了。灰白色的外墙,设计极其简朴,你根本没法把它和那个在全世界发动战争的强人联系起来。

屋里的装修更“平淡”,没啥豪华家具,桌上就摆着几本讲“怎么和书待在一起”的画册。
真正的权力,往往不需要“土豪金”来点缀,切尼这种人,他的风格就是“实用主义”到底。
房子是灰的,西装是灰的,这是一种“政治保护色”,让他可以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干最狠的事。

房子虽然“素”,但切尼这个人,可一点都不“素”。
记者跟他聊起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这是切尼政治生涯最大的“槽点”,全世界都在骂他“为了石油”“制造假情报”。
一般政客,这时候多少得找补几句,说点“当时情况复杂”之类的软话。

切尼不,他面无表情,极其冷静,甚至说出了一句让记者倒吸一口凉气的话:
伊拉克人被美国的“大规模爱之武器”轰炸,要比被“其他所有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轰炸来得更好。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爱的武器”有多荒谬,而在于他那种“我即是真理”的态度。他根本不认为自己错了,一丁点都没有。
他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你们这些媒体、民众,根本不懂。这种“绝对自信”,或者说“专制”,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涯。

切尼这人,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他最早就是怀俄明大学的一个乡下学生,但他这个人,极其擅长“混圈子”。

他很早就跟定了一个人——拉姆斯菲尔德(后来的国防部长),在福特总统时期,拉姆斯菲尔德当幕僚长,切尼就是他的副手。
拉姆斯菲尔德这个人,性格张扬,喜欢高调,爱跟媒体打交道,连他的庄园小路都是“黄色小砾石”的,非常亮眼。

切尼呢?正好相反。他低调、冷静,像水下的鳄鱼。他当过国防部长,后来又去了哈里伯顿公司当CEO,这为他后来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冲突质疑。
2000年,小布什找他当副手,本意是找个“老成持重”的人来辅佐自己。结果切尼直接把副总统这个“闲职”,变成了“权力中心”。

“911”事件,彻底释放了切尼的权力。
他和小布什政府的那帮“鹰派”,坚信“我们做得还不够”。于是他们推出了《爱国者法案》,搞全球监听,绕开联合国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
切尼的权力是怎么运作的?他几乎不怎么公开演讲,但他控制了所有的信息渠道。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副总统办公室”,权力甚至超过了国务卿。

当记者问他关于哈里伯顿公司(这家公司在伊拉克战争中拿到了巨额合同)的利益冲突时,切尼的反应堪称经典:他一语带过,拒绝回答。
他连“辟谣”都懒得辟,他用沉默告诉你:这个问题,你没资格问,这种不容置疑的冷静,才是他最让人感到压迫的地方。

切尼的政治生涯充满争议,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后的反思缺失,使得他成为许多人眼中“权力象征”的一部分。
他的领导风格让人想起那些在历史上操控舆论与民众的强人,而他那种不容置疑、不反思的态度,也让人对现代民主政治中的权力运作产生深刻的反思。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