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大战:阿斯麦叛变,台积电转向,中国芯片逆袭

芯片这玩意儿,现在是各国博弈的硬骨头,谁掌握了先进制程,谁就捏住了未来科技的命门。

阿斯麦作为全球光刻机老大,本来和中国市场合作得热火朝天,结果在美国压力下开始限售,转身就让荷兰政府跟进禁令,这不就是典型的墙头草作风吗?

台积电那边呢,本来南京建厂谈得欢腾,2024年11月突然刹车,停止7纳米及以下芯片对大陆AI企业的供应,直接断了供应链一臂。

反观中国这边,没坐以待毙,从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机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EUV光源突破,一步步在逆袭,自给率从2024年的13.6%往上爬,虽然离70%的目标还有距离,但这股韧劲儿已经让全球半导体圈子看在眼里。

荷兰光刻巨头的摇摆与美方铁腕

阿斯麦这家公司,扎根荷兰,专攻光刻机,EUV和DUV设备全球独一份儿,2023年前对中国出口占销售额近一半,你说多香的生意。结果美国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实体清单先瞄准华为,扣押孟晚舟那事儿就是开胃菜,之后扩展到整个供应链。

到了2019年,美国国务院直接找上门,威胁荷兰如果不配合,就在北约合作上卡脖子。荷兰政府犹豫了会儿,毕竟丢了46%的市场谁都不乐意,但2023年3月还是扛不住,议会通过新规,禁止阿斯麦向中国卖部分中高端DUV机型。

阿斯麦高层当时解释说,全是外部因素逼的,公司也没办法,可实际情况呢?他们一边哭穷,一边照样清库存,2023年第三季度对中国出口还稳在46%,但从那以后就开始下滑。

转眼2024年1月,阿斯麦公开承认,美国要求升级审查,中高端设备交付直接取消。9月,美国和荷兰联手出补充措施,软件更新和备件供应也卡住,阿斯麦的Eindhoven工厂库存堆积,业务量直降25%到30%。

这波操作本质上是美国商务部在华盛顿的算盘,先从华为下手,2020年扩展到整个行业,2023年10月和2024年12月两次收紧管制,投资禁令也跟上。2025年1月荷兰政府又排除阿斯麦大部分对华销售从双重用途出口数据里,意思是低调点,别让数字太扎眼。

2025年5月荷兰政府股价蒸发130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缩水到20%,关税不确定性还添乱。话说,这不光是经济事儿,背后是地缘政治的拉锯,美国想掐中国芯片命脉,荷兰夹在中间,利益天平一歪就倒。

台积电的南京梦碎与供应链断裂

台积电这家全球代工龙头,本来和中国大陆合作密切,南京厂项目从2016年启动,前期土建顺利,设备安装眼看就位。张忠谋的继任者刘德音,2020年7月接到美国商务部信件,指示停止华为订单,洁净室生产线中断,半成品晶圆清理一空。

南京厂本该是台积电大陆扩张桥头堡,2024年11月8日内部邮件通知,从11日起暂停7纳米及以下工艺对大陆AI客户供应,名单包括寒武纪和地平线。11月10日,美国指令落地,源于拆解华为Ascend芯片发现台积痕迹,美商务部官员视频会议敲桌强调执行。

台积电物流中心封箱待审,卡车原地,南京工地围栏外尘土凝固,从基础浇筑到线路铺设全停。2024年11月11日,美商务部下令,禁止台积电出口7纳米及以下AI加速器和GPU芯片给中国企业,Sophgo等设计商直接中枪,台积电暂停发货审查订单。

台积电全球产能利用率波动,2025年重组成本上升,刘德音在投资者会上承认压力大。美国的意图明摆着,阻断中国AI和未来科技步伐。台积电的“转向”不是心血来潮,张忠谋时代就强调技术中立,但美国实体清单一压,合规优先就成了唯一选择。

结果呢?中国企业订单被卡,短期冲击明显,但也逼着本土代工加速,SMIC的7纳米良率在2024年爬到60%,虽落后台积电,但够用。供应链这东西,本来是全球化的命根子,现在被政治化,台积电夹在中间,丢了大陆市场,赌注全押美国和日本扩厂。

北京实验室的实干与数字跃升

中国这边,没把希望全押在外企,早从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起步,砸钱搞自主。2024年,自给率13.6%,蚀刻和沉积设备国产化率高,12月2日上海微电子设备集团浦东实验室交付首台SSA/800-10W 28纳米浸没式DUV机,参数稳在国际水准。

虽比阿斯麦落后一代,但够中低端芯片用。SMEE从2000年代起步,2023年12月宣称28纳米机成功,2024年底首批出货,客户现场连接光源曝光图案,良率测试过关。

2024年12月30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放电等离子体EUV光源项目,13.5纳米波长,能量转换效率高于传统激光产等离子体方式。2025年1月进生产验证,低温真空室监控光强,集成EUV系统推进。

这光源突破绕过美国卡脖子的激光技术,用放电等离子体,成本低效率高,哈尔滨和上海光机所合作,提升聚焦精度。2025年2月,中国投370亿欧元搞本土EUV,目标50%自给率,虽2025年实际低于25%,但成熟制程芯片自给高,AI芯片城市目标2027年70%。

TechInsights数据,整体自给12%,但设备从13.6%往上,Naura开发先进光刻工具,2024年4月启动。2025年5月经济观察报告,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冲50%,虽目标70%落空,但从无到有,靠实打实的研发。北京的策略是闷声发大财,先补短板,蚀刻机国产率超50%,CVD设备跟上。

2025年阿斯麦对中国出口缩水,荷兰出口总额下滑,ASML股价大跌,但中国市场转向本土,SMIC扩产,华为海思设计AI芯片用7纳米。全球看,这场大战让供应链重塑,美国禁令虽狠,但中国韧性强,2025年8月城市AI芯片自给70%计划落地,Nvidia垄断松动。

技术不是天上掉的,得一步步啃,封锁反而成催化剂,逼中国从买买买转自力更生。未来呢?EUV光源规模化是关键,哈尔滨的DPP技术若商用,ASML的垄断就破了口子,台积电的转向也白搭。

这场光刻机大战,表面是设备限售,骨子里是中美科技脱钩的缩影。美国从CHIPS Act起步,2023年8月禁AI军事投资,2024年12月收紧出口,荷兰跟进。

阿斯麦的损失实打实,2025年关税战添乱,市值缩水130亿欧元,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反击,钬等材料需许可证,阿斯麦囤货备战。

台积电南京厂搁浅,产能转美国亚利桑那和日本熊本,但建厂成本高,良率低,2025年利用率受波及。长远看,全球半导体格局变了,中国从消费大市场转生产力中心,2025年10月报告,成熟制程过剩但先进节点追赶。

阿斯麦和台积电的“叛变”与“转向”,短期伤中国,但加速国产,70%自给虽遥远,30%已触手可及。科技战没赢家,但谁坚持谁赢面大,中国这波操作,接地气又务实,未来芯片江湖,热闹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科技   光刻   中国   芯片   大战   美国   荷兰   纳米   华为   南京   商务部   光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