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赋能都市创新,虹口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成功举办

9月19日下午,以“科普赋能、虹观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虹口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百年历史建筑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举行。本次活动汇聚政府、学界、企业及青少年代表,共同开启为期一个月的科普盛宴。





今年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虹口区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将于今年9月全面启动。一场由1个主场活动、6个系列板块和N个特色项目共同构建的科普盛宴即将拉开大幕。该活动汇聚院士专家、科普达人,整合科研机构、科普场馆、科技企业、社区书院等多方资源,为虹口居民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科学嘉年华。



活动现场,虹口区全新科普IP《科技虹观》正式发布。该IP聚焦前沿科技普及,邀请院士专家参与内容创作,通过短视频、智慧科普终端等多渠道传播,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在随后的寄语中分享了对科普工作的理解与期待:“好的科普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传递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科技虹观》首集内容也在现场首次亮相,涵盖红外技术、空间信息、人机协同等硬核科技主题,引发热烈反响。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世泽带来《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主题分享,点泽智能CTO李源则介绍了“具身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产业化应用,展现虹口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



活动还聚焦青少年科普教育,播放专题视频《虹翼飞扬》,展示虹口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方面的成果,并正式成立“虹口区科技小记者团”。小记者代表现场接受旗手授旗,表达了对科技报道的浓厚兴趣与远大志向。



此外,“虹口区科普科创共同体”在活动中宣告成立,多家市级学会、协会与区科协携手,推动科普资源整合与跨界协作。在沙龙环节,“未来航海家”“DIIS科普实践工坊”“科创曲阳”等区内优秀科普品牌代表分享了科普实践的创新模式与成果。



未来,虹口区还将推出多场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持续优化科普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科普形式和内容,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持续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注入虹口动能。


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倪前龙,上海市科委二级巡视员胡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榕榕,副区长陈帅,区政协副主席张雷出席活动。


记者:龚乐

编辑:龚乐

图片:区科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科技   虹口区   主场   全国   都市   虹口   科协   院士   科学   巡视员   青少年   上海市   人工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