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0日上午10点,忠清北道沃川郡的双车道公路上,25岁的马拉松领跑选手正朝着清州市方向疾驰,这位刚加入清州市政府田径队不久的新星,此前已在多场赛事中崭露头角,光明的运动前景正在他脚下铺展开来。
一辆1吨重的卡车突然从第一车道闯入本应封闭的赛道,瞬间将这份希望撞得粉碎,经大田医院全力抢救后,年轻选手被宣布脑死亡,只能依靠生命维持系统延续体征,这场发生在城际马拉松中的惨剧,看似是一场意外,实则是安全防线全面失守的必然结果。

事故发生后,警方的调查很快揭开了现场管控的混乱真相,事发路段的第二车道虽已因赛事实施封闭,但现场压根没有设置任何物理隔离设施,仅靠30米外的一辆警车引导交通,这种连基本防护都没有的管控方式,与其说是保障安全,不如说是“象征性走过场”。

其实这种敷衍的管控在韩国马拉松赛事中早成常态,2024年的釜山马拉松就多次出现汽车闯入跑道的情况,而主办方给出的防护措施,不过是让志愿者口头提醒过往车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次忠清北道的赛事全长77.5公里,途经三郡多地。
路线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却连关键路口的交通管制岗和预警标识都没设置,正如韩国田径协会安全委员会委员金相基所言,80多岁的司机或许存在视线盲区,但主办方连最基本的封闭护栏都不部署,这分明就是失职。

这场悲剧的背后,是韩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与安全管理严重失衡的现状,近年来,马拉松在韩国突然走红,参赛人数从2020年的9030人飙升到2024年的100.8万人,四年间足足涨了111倍,2024年的赛事数量更是达到254场。
最讽刺的是,韩国并非没有相关的安全规定,2022年梨泰院踩踏事故后,修订的《国家体育振兴法》明确要求,超千人的赛事必须制定安全方案。可实际情况是,文化体育观光部压根没进行过实际监督,甚至连安全计划的数据都没收集过,法律条文成了“纸上空文”。

这次出事的赛事虽然只有300人参与,但因为跨区域举办,赛道管理难度更大,反而更需要专业的安保支撑,可主办方忠清北道田径联合会显然力不从心,其官网显示,赛事预算中安保费用占比还不到5%,远低于国际赛事15%的行业标准。

安全投入不足的背后,是主办方强烈的牟利倾向,在韩国,举办马拉松的门槛低得惊人,只要拿到地方政府的批准就能开搞,这让不少组织者把赛事当成了一本万利的“摇钱树”,以一场1300人规模的赛事为例,仅报名费就能收4.55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241万元。
可这些钱大多被投入到宣传和赞助分成中,安全开支被一压再压,这次出事的城际赛事,不仅没配备移动急救站,连最基本的赛事意外险都没给参赛者统一购买,只在报名须知里让大家自行购买个人保险。

这种操作和首尔马拉松的条款如出一辙,后者也只承担商业责任险,参赛者一旦出现伤亡,得自己负责赔付,更让人寒心的是,事故发生后,主办方第一时间宣布的是取消比赛,对受害者家属的赔偿方案提都没提,“重收益轻责任”的本质暴露无遗。
这场悲剧并非孤例,而是韩国马拉松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2020年就曾有酒驾司机撞倒3名跑者致其身亡,2024年一年更是发生了72起赛事事故,创下历史新高。
正如国会议员朴正河痛批的那样,每三场赛事就有两场是超千人规模,却在“没有监督、没有数据、没有惩罚”的状态下运行,出事是必然,值得庆幸的是,这场悲剧终于敲响了警钟。清州市政府田径队宣布暂停所有赛事活动。

全国多地跑者自发组织悼念,要求彻查责任、修订标准,警方也已传唤主办方负责人展开调查,体育赛事的核心是参与和快乐,安全则是所有一切的前提。
希望韩国能以这场悲剧为契机,真正把安全放在首位,完善监管制度、压实主办方责任、补齐安全短板,让马拉松回归运动本身的意义,而不是让赛道变成充满风险的“险途”。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