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1973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当时,国内食糖供应出现了严重短缺,急需从国际上购入30万吨食糖。
但在那个敏感时期,一旦中国大规模采购的消息传出,国际上的投机商们必然会哄抬糖价!
这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外贸部华润公司经过深思熟虑,将目光投向了郭鹤年。
郭鹤年,这位传奇人物,1923年在马来西亚出生。
祖籍福建福州郭宅村。
他的家族,是下南洋中的一员。
清朝末年,他的父亲郭钦鉴跟随家中兄弟,背井离乡前往南洋淘金。
在马来西亚,郭钦鉴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出色的口才,靠卖香料发家致富。
随后,他与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郑格如结为连理。
婚后育有三子,郭鹤举、郭鹤龄和郭鹤年。
郑格如是在福建的协和大学毕业的。
学识渊博、思想开明。
尽管身处海外,但她依然坚持让孩子学习中国文化。
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爱国华商——郭鹤年!
郭鹤年17岁时,进入莱佛士学院学习。
在这里,他结识了李光耀等一批政界子弟人士,无形中积累了人脉资源。
1947年,24岁的他在新加坡创立了“力务克”船务公司。
主要经营商务、船务经纪以及杂货业。
然而,业务刚展开,命运就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创业第二年,他的父亲就因病离世。
在母亲的建议下,他回到了马来。
随后他将家族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而那时他也不过才25岁,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时的马来,正处于从英国独立的关键时期。
新政府急于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以实现经济独立。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决定投身炼糖业。
1960年,他创立了马来第一家制糖厂。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他向政府租借了大量土地。
将其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实现了原料的自给自足。
同时,他迅速建立起了覆盖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
形成了 “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
殊不知,这个业务无形中帮中国度过了难关。
1970年,他成功预判到全球糖价即将上涨,提前以低价大量购买白糖与期货。
果不其然,糖价飙升,他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全球10%的糖业市场都由他控制。
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更是占据了80%的份额。
因此,中国公司的代表紧急联系到他。
向他说明国内的困境以及此次采购任务的紧迫性和保密性。
郭鹤年虽然是马来西亚籍,但他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听到祖国的求助,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次秘密采购,他采用了瞒天过海之计。
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起国际糖商的关注。
所以必须精心谋划,分散他人的注意力。
他首先派最信任的心腹假扮成日本商人,前往巴西进行秘密采购。
之所以选择巴西,是因为那里的食糖产量丰富,能够满足中国的大量需求。
同时,为了给巴西的采购行动打掩护。
他决定亲自前往日内瓦,参加一场重要的国际糖业会议。
在日内瓦的会议上,他与各国糖商们周旋、交流。
巧妙地掩盖着自己的真实目的。
而此时,他的心腹在巴西正紧张地与当地的糖厂进行谈判。
由于采购数量巨大,引起了一些糖商的怀疑。
有英国同行甚至向郭鹤年透露,巴西出现了神秘的亚洲面孔在大量收购食糖。
他心中一惊,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巧妙地应对了过去。
经过艰苦地谈判和努力,终于在短短三天内成功签订了合同。
与此同时,他还在国际期货市场上进行了一系列操作。
他大量购入欧美市场的白糖期货。
随着中国采购消息的逐渐泄露,全球糖价开始大幅上涨。
他抓住时机,将手中的期货高价卖出。
成功赚取了500万美元的外汇。
这次采购行动,他不仅为中国解决了食糖短缺的问题,还为国家赚取了一笔可观的外汇。
而他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收取任何报酬!
完成这次秘密购糖行动后,他的商业版图开始向更多领域拓展。
1971年,他在新加坡创办了“彩虹集团”。
旗下首个项目便是新加坡第一家豪华酒店——香格里拉酒店。
1984年,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吸引外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郭鹤年得知中国政府打算在北京建设国际大商圈时,毫不犹豫地打包了5亿美元的资金前来参与投资。
当时,中国国内还没有哪家企业能拿出这么多钱。
于是他一个人包办了全部工程。
这个项目就是后来著名的北京国贸中心。
如今,这里云集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办公楼、高端购物中心和豪华酒店。
每年仅房租收入就可达50亿。
除此之外,“金龙鱼”也是他旗下的。
为了让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他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营销方面下足了功夫。
他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他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广告投放。
短短十几年,金龙鱼就家喻户晓。
成为中国食用油行业的领军企业,占据了市场的重要份额。
1988年,应邵逸夫要求,他从澳洲帮庞雅伦手头接过电视广播的前身香港电视31%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后来,他又在传媒界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
1993年,他收购了《南华早报》。
这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纸之一。
如今,郭鹤年已过百岁。
然而,他心中还有一大遗憾!
那就是寻找合适的继承人。
他有两任妻子,共育8名子女。
3个儿子和5个女儿。
在这些子女中,长子郭孔丞最初被重点培养。
被视为家族接班人的有力人选。
他出生于1954年。
早年在澳大利亚留学,攻读企业管理专业。
毕业后,他回到马来西亚,进入香格里拉集团担任董事。
开始在家族企业中积累经验。
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对他的继承产生了重大影响。
24岁时,他在一次饭局上邂逅了邓丽君,两人随即陷入热恋。
经过3年的交往,他们宣布订婚。
可这段恋情却遭到了祖母郑格如的强烈反对。
她向邓丽君提出了3个条件:
一是要详细说明身世背景和经历。
二是要彻底终止演艺事业。
三是要和娱乐圈人士断绝来往,尤其是与男性友人划清界线。
这些条件让邓丽君难以接受,最终她选择退婚。
除了郭孔丞,郭鹤年的其他子女也在各自的领域发展。
二房女儿郭惠光如今是香格里拉集团的主席。
虽然她在马来出生,但却是在香港长大的,毕业于哈佛。
毕业后,她曾在摩根大通做分析员。
2003年加入家族企业,从《南华早报》的记者做起,一路升迁至行政总裁。
2017年正式担任香格里拉(亚洲)董事会主席。
侄子郭孔丰也是商业领域的佼佼者。
他是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长。
郭孔丰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毕业后直接加入郭氏集团工作,负责开拓大豆油业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筹划建立食用油精炼厂。
并推出中国第一款小包装调和油“金龙鱼”,改变了中国人的食用油消费习惯。
1991年,他自立门户,创办丰益国际。
在他的带领下,丰益国际成了世界第3大的粮油企业集团。
郭鹤年曾评价他:“如果要找一个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他是最佳人选”。
尽管郭鹤年的子女和侄子都是顶尖人才,但要继承他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们都有所欠缺。
毕竟,利益分配和协调各方利益,是一件很难的事。
虽然面临着传承的挑战。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子女和家族成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定能够继承他的商业智慧和爱国精神,将这份庞大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看完记得关注(@2号探秘人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郭鹤年. 央视网经济频道.
景鲁勇. 郭鹤年:从“亚洲糖王”到“香格里拉之父”[J]. 金融博览,
“一瓣爱马来西亚,一瓣爱中国”(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31)).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霸之王郭鹤年:做生意要有胆量,但胆量要对生意不对人. 界面新闻.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