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过多久,王阿姨就不高兴了,她说自己跟着李先生晒背,皮肤变得又红又干,还起了小疙瘩,晚上睡觉还觉得头晕头痛,根本没感受到“补阳”那种舒服。
大家开始疑惑,难道晒背也不是人人适合?晒背到底该怎么晒,才能真正让身体受益?
这事儿听上去有点反转,晒背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会有人晒得好,有人晒得糟?其实,晒背里面大有学问,不是光靠“晒”就行,还得找对地方、找对时间。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按照中医理论,人体阳气旺盛,适合晒晒阳光来“养阳”。晒背让阳气直达脊柱两侧,激活经络,防病健体。但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法则。
体质虚弱、皮肤极其敏感或者有炎症的人,晒背容易导致皮肤过度干燥或出现灼伤。
某些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人,晒背后可能引发皮肤损伤,因为他们的神经感觉减弱,不易察觉晒伤的严重程度。
阳光虽好,晒背却不能“盲目跟风”。不是晒得越久越好,而是要结合自身体质和外界环境来掌握时间和强度。
晒背不仅仅是晒皮肤,更重要的是阳光能否直达人体重要穴位。
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人体阳气聚集的重要通道。经常晒大椎穴,可以帮助调节体内阳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大椎穴是“百脉之会”,与全身经络息息相关。晒到这里,阳光的温煦能激活体内阳气,可以抵御风寒,缓解疲劳。
晒背时,调整姿势使大椎穴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很重要。如果只是晒个肩膀或背部一角,效果有限。合适的时间段大多选择上午9点到11点或下午3点左右,这时紫外线较温和,能让皮肤和穴位“安心吸收”。
时间不宜过长:三伏天太阳毒辣,晒背时间控制在15到30分钟内比较合适。短时间多次晒,比长时间一次晒更温和,减少晒伤可能。
皮肤状况要关注:晒前最好检查背部皮肤状况,有湿疹、皮炎、伤口的人不宜晒背。晒后要用清水轻轻洗净,擦干身体,涂抹保湿护肤品,防止皮肤干裂。
避免空腹晒背:空腹时晒背,血糖水平较低,容易导致头晕乏力。饭后稍作休息,再晒背更合适。
晒背要避开正午烈日:正午12点到2点紫外线最强,晒背易灼伤皮肤,体内热量迅速堆积,反倒伤阳气。
衣物穿着要得当:晒背时,裸背或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方便阳光直接照射穴位。同时防止身体其他部位因暴晒而受伤。
结合运动或呼吸调节:晒背时配合适当深呼吸或轻柔运动,才能让气血流通,阳光与运动协同,促进养生效果。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