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家里要是有个过了83岁的老人,那真是全家人的福气,是顶梁柱,更是活宝。老话讲“人活七十古来稀”,如今日子好了,活到八十、九十不稀奇,但能硬硬朗朗地活到83岁,那绝对是老天爷赏饭吃,是积了大德了。
可话又说回来,人上了年纪,身体这台“老机器”运转起来,就得格外小心。有些事,年轻时能扛,现在真不能硬扛了。不是说限制自由,而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安稳、更舒心地享受晚年。下面这几件事,咱做儿女的,得心里有数,也得跟老人家好好说说。
第一件事:别再当“大家长”,儿孙的事少操点心
很多老人辛苦一辈子,习惯了为全家操心。孙子工作顺不顺心?外孙找对象了没?儿子儿媳妇又吵架了?这些事,在他们心里比天还大。可您想啊,都80多岁了,精力、体力都跟不上了。您在这儿急得睡不着觉,人家小两口可能床头吵架床尾和,早没事了。
更重要的是,时代变了,年轻人的想法和活法,跟咱们那会儿完全不一样。您觉得好的,他们不一定觉得好;您想指点的,他们可能觉得是老黄历。您一插手,好心可能办了坏事,里外不是人,自己还生一肚子闷气。所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人生路,得自己走。您老人家啊,就安安心心当个“老佛爷”,乐呵呵地享受天伦之乐,比什么都强。把心放宽,您高兴,全家都高兴。
第二件事:别再“不服老”,出门远行要三思
有些老人身体底子好,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喜欢到处跑。今天去公园跟老伙计下棋,明天去超市抢打折鸡蛋,甚至还想跟团去旅游。这份精气神,咱得佩服,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您想想,83岁的年纪,腿脚、眼神、反应速度都大不如前。出门一趟,路上车多人多,磕了碰了怎么办?万一有点急事,身边没个能及时搭把手的人,那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长途旅行,舟车劳顿,饮食作息一变,身体很容易出状况。不是不让出门,而是不建议“单独行动”和“长途跋涉”。想去楼下溜达溜达,必须有家人陪着。想看看远方的风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电视、手机上什么看不到?安全地待在家里,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大的负责。
第三件事:别再“硬扛病”,心态上要学会“服软”
人老了,身体有点小毛病,太正常了。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这些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很多老人怕给儿女添麻烦,有点不舒服就自己扛着,吃点常备药了事,这是最要不得的。
“服软”不是认输,而是智慧。该去医院检查就得去,该听医生的话就得听。把身体的情况摸清楚,按时吃药,定期复查,这才是对自己生命负责。同时,心态上也要“服软”。别总想着“我以前能扛一袋米上五楼”,现在能自己慢慢走几步,就是胜利。生病了,就安心养着,别胡思乱想。对于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今天能看见太阳,能吃下一碗热乎饭,能跟家人说说话,就是赚了一天。顺其自然,把每一天都当成礼物,心情好了,病都好得快一半。
总而言之,家里有83岁的老人,是福气,更是责任。咱们做儿女的,要多一份耐心和细心,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服老”,不是让他们失去尊严,而是让他们活得更安全、更体面、更舒心。让这位家里的“老宝贝”,能安安稳稳、乐乐呵呵地,多享受几年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