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到国庆,酒店老板们的心态就像坐在收银机前等点钞。
订单哗哗进后台,价格一调再调,哪怕临时涨个三五百,也能轻轻松松卖掉。
黄金周,本该是酒店业最稳妥的收割季。
可今年,气氛变了。
一些城市的老牌五星酒店,后台空房一大半,原本精心设计的涨价策略,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价格表刚挂出去没多久,就不得不悄悄撤回,甚至有酒店把价格调回平日的周末水平,再额外加上一些团购和买一送一的噱头,只为了把房间填满。
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五星酒店,从城市地标到不敢涨价的尴尬角色,这个落差背后,藏着整个行业的焦虑。
今年的国庆假期,酒店业呈现出罕见的冰火两重天。
在热门景区,酒店房价涨得离谱,平日只要百来块的小旅馆,一夜之间翻到上千,舆论骂归骂,可还是有人抢单。
每年都会上热搜的天价民宿,今年也没缺席。
但另一边,星级酒店却在求着客人来,广州瑞士酒店打出不涨价口号,799元还能住两晚;绍兴尊蓝山居、上海虹桥索菲特更是干脆把不加价政策延续到春节。
同一个黄金周,有人靠涨价热得发烫,有人却靠打折冷得发抖,而最狼狈的,正是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老牌五星。
要知道,十几二十年前,能住上五星,那是身份的象征。
婚宴要摆五星,出差要住五星,带家人旅游更是要在大堂拍张照发朋友圈。
可如今,风向彻底变了。
过去,五星酒店最重要的客源是商务差旅。
公司开会、团建、宴请,习惯性订五星,可近几年,差旅预算一路紧缩。
很多公司明文规定:能视频不开会,能总部不开分会;非要出差,也要降级住宿标准。
家庭出行也一样,以前咬咬牙,三口之家在三亚住五星,一晚两千,算是给孩子留个好回忆。
可现在一算账,光房费三天就小一万,不如换成高品质民宿,省下的钱还能多玩几个项目。
钱袋子收紧了,五星自然首当其冲。
新一代旅行者更愿意为独特体验掏钱,有人住山野民宿,只为推窗见云海;
有人去露营酒店,条件简陋但能篝火夜话。
相比之下,五星的千篇一律反倒失去了吸引力。
在他们眼里,水晶吊灯、大理石地板并不等于高级,反而像上一代的审美,朋友圈里,去有设计感的精品民宿打卡,比住五星更体面。
更扎心的是,不少老牌五星的设施已经掉队。
大堂再亮,客房却问题不断:地毯有霉味,浴缸斑驳,灯控失灵,甚至还有酒店被曝一次性拖鞋循环使用,顿时把所谓的五星标准拉下神坛。
五星酒店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其实是地产商一手推起来的,当年房企盖五星,并不是为了靠酒店赚钱,而是为了拿地、卖房。
酒店亏的钱,几套房子就补回来了。
如今地产寒冬,输血没了,五星酒店就成了沉重的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五星酒店还有850家,到2024年只剩736家。
短短五年,消失了114家。
五星酒店的身份光环,正在被现实一点点剥落。
那么,老牌五星酒店们是怎么熬的?一个字:撑。
“国庆不涨价”“买一送一”“团购券”……这些原本属于中档酒店的促销手段,如今成了五星的救命稻草。
有人调侃:“五星酒店降价,终于让我这种打工人也能住得起了。”
可从业者心里都清楚,这并非长久之计,折扣可以拉一波客,但一旦消费者习惯了低价,想再涨回去就难了。
你可能很难想象:五星酒店门口支摊卖包子、烤串,可这已经发生在西安、天津的几家酒店里。
还有酒店干脆在会议室里搭起直播间,卖挂耳咖啡、卖文创产品。
老白也在酒店外场摆过烧烤摊,周末确实热闹,但一个月下来也就多赚四五万,连房租都不够。
有钱的酒店开始大手笔翻新: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砸8亿做升级,悬空泳池、艺术大堂统统上马;上海佘山世茂艾美酒店则搞宠物友好房间、湖面滑索。
老白也试过,花了全部积蓄改造房间,换掉金碧辉煌的壁画和吊灯,换成现代简约风,还加了智能窗帘和送餐机器人。
结果入住率没见涨,反而欠下一屁股债。
“装修是个无底洞,客人最后比的还是性价比。”老白叹气。
国际大牌早就明白了这一点,开始推更便宜的子品牌:
万豪的万怡、洲际的智选假日。相比重资产的老五星,这类酒店成本低、回报快,更符合市场需求。
事实是,市场正在加速淘汰那些“撑不下去”的五星。
2025年上半年,全国千万级酒店拍卖259家,但成交率不足7%。
北京三里屯的瑜舍酒店彻底关门,上海宝格丽寻求买家,北京金茂威斯汀也在资产重组。
这些名字,曾经是城市的骄傲,如今却成了负资产。
业内有人说得直白:“很多五星酒店,本来就不是市场需要的,而是当年的地产产物。它们的出清,并不是坏事。”
虽然现在处境艰难,但五星酒店未必没有未来,关键在于,它们必须找到新的角色。
光靠吊灯和水晶,留不住年轻人。
未来的五星,必须有自己的主题和故事。
比如做成“文化体验酒店”“艺术酒店”“亲子酒店”,让住客带走的不只是一个房间,而是一段记忆。
别再执迷于重金装修,而是通过加盟、品牌输出、AI运营降低成本,智能入住、数字化后台,都能帮酒店节省真金白银。
酒店可以是展览馆,可以是城市书房,可以是小众演唱会现场,未来的五星,或许不止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是一个融合社交、消费、文化的复合场所。
当年靠房地产输血、靠身份标签撑起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
国庆不敢涨价,并不是没落的终点,而是转型的起点。
当城市的旋转门不再是财富炫耀的舞台,而是重新变成让人停下脚步、享受旅途的空间,或许,那些真正懂得自救的老牌五星,才能在喧嚣散去后,迎来新的光亮。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深一度#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