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 | 还有几天就入伏了,想要强体质、少犯鼻炎,不妨试试三伏贴


【耳鼻喉医话】耳鼻咽喉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头颈区域更布满关键的“生命开关”!本专栏融合中西医智慧,解码耳病背后的预警信号,剖析鼻咽喉炎症反复之谜,揭开颈部肿块的诊疗密码。

还有几天就要进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隆盛,浮布于表,皮肤松弛,腠理开泄,经络开放,血流畅通,而通过三伏贴来补虚寒、排寒湿,就是“冬病夏治”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三伏贴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去贴,然后每一伏各贴一次,效果最好。而在初伏前10天和中伏的第10天也可以做一次加强贴。如果错过了一伏的第一天也没关系,只要是在一伏的周期内做了三伏贴,无论哪天贴,效果都是可以的。三伏贴只要及时去做,调理的效果都是有的。

为什么三伏贴是“冬病夏治”鼻炎、鼻窦炎的好方法?


耳鼻喉医话

《黄帝内经》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是一年中大自然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三伏天又是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段,此时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什么是“冬病夏治”呢?

耳鼻喉医话

“冬病”指的是在寒冷的冬天因为阳气内收、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加重或引发的病症,像是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肺气虚寒、卫表不固的鼻部疾病,表现为易感冒、晨起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眼痒等,还有其他一些因为虚寒引起的、容易在冬天发作的疾病,比如过敏性咳嗽、哮喘、易感冒等等遇冷、天气突变时容易发作的疾病,都属于“冬病”的范畴;而“夏治”则指的是在阳气旺盛的夏季,通过穴位贴敷、食疗、天灸等方法温阳散寒,从而减少减轻冬病复发的手段。而三伏贴是以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在每年最炎热的节气三伏天,通过应用温经散寒、逐痰平喘、通络止痛的药物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温煦阳气、驱散内寒的作用,进而调节人体免疫力,提高临床疗效,是改善虚寒、阳虚、过敏体质的手段之一。

今年的三伏贴应该什么时候贴比较合适呢?

耳鼻喉医话

一般来说,三伏贴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去贴,然后每一伏各贴一次,效果最好。而在初伏前10天和中伏的第10天也可以做一次加强贴。如果错过了一伏的第一天也没关系,只要是在一伏的周期内做了三伏贴,无论哪天贴,效果都是可以的。三伏贴只要及时去做,调理的效果都是有的。


2025年三伏贴的时间表如下:
项目
时间
引伏
2025年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
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
2025年7月30日-8月8日
末伏
2025年8月9日-8月18日
末伏加强2025年8月19日-8月28日


2025年的三伏天相较往年来说稍微有一些特殊,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入伏,于8月18日结束,仅有30天的时间,而三伏天灸的贴灸间隔也随之缩短,往年每贴天灸间隔约为20天,而今年每贴天灸间隔仅为10天。想要进行三伏贴的朋友,一定要抓紧时间,以免错过调理良机。

三伏贴适合什么鼻炎用?该怎么用?这些问题你要知道


耳鼻喉医话

1、 哪些情况的鼻炎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贴中所用的药物,多是辛温发散、通络温里的,因此,三伏贴主要针对虚寒体质以及寒证的调理。也就是说,三伏贴可以用于调理虚寒性的鼻炎。但也有部分表寒内热型鼻炎的患者,不适合三伏贴的调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自己的鼻炎是属于虚寒型的还是外寒里热型的呢?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

虚寒体质的鼻炎,往往表现为:

交替性鼻塞、鼻塞时重时轻,流清水样鼻涕或稀白鼻涕;

畏风怕冷,自汗或汗多,易感冒;

手脚冰凉,容易疲惫,气短懒言;

食欲不振,大便偏软偏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

出现这些症状,说明我们的体质是偏虚寒的,有鼻炎的朋友如果出现这些表现,就适合用三伏贴调理。

外寒内热的鼻炎,则往往表现为:

流白中带黄或是黄色、绿色的浊涕,比较怕热;

容易出汗,易口渴、喜冷饮,喉间有痰、鼻涕倒流;

胃口好、吃完东西后容易出汗,大便干或是易便秘,舌红苔腻等。

这种体质的朋友一般平时饮食口味偏重,平素喜欢吃些油腻、煎炸、辛辣的食物,使得脾胃长期超负荷运作,体内湿热偏盛。

正因为体内有内热,所以这类朋友往往喜欢贪凉饮冷,所以特别容易受寒、感冒。外有寒邪,内有热邪,就会导致体表出现鼻炎发作等寒性的表现,但体内则是内热的表现。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建议大家最好前往医院及时就诊,而非自行选择调理方式。


2、 三伏贴调理鼻炎、鼻窦炎,可以选择哪些穴位?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肺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它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肺脏的背腧穴。肺俞穴是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具有解表宣肺、肃降肺气的作用,而肺又开窍于鼻。因此,针对肺俞穴进行艾灸、敷贴,可以起到温肺润燥、强壮皮毛、开通鼻窍,防治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是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力的重要穴位,民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谚语,意思是说坚持按揉足三里有强壮体魄的功效。而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针对足三里进行刺激,可以很好的激发我们机体的正气。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肩背部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处,它是"诸阳之会",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的穴位。大椎穴具有清热宁神、祛风解表、通阳散寒、舒经活络、提振正气的功效。

大椎穴可以扶阳祛寒,艾灸或穴位贴敷大椎穴,可以缓解鼻塞和喷嚏等肺脏虚寒的病症表现。同时,大椎穴与足三里相配进行穴位贴敷也可以提升人体的正气,协助抵御呼吸系统疾病的入侵,其中就包括了过敏性鼻炎。

● 肾俞穴

肾气的强弱决定卫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气的强弱。如果先天肾气不足,或者是鼻炎迁延的时间很长,损伤了我们的肾气,在穴位贴敷时我们就可以从肾入手,也就是选择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穴位贴敷肾俞穴来调理的过敏性鼻炎,对于长期反复发作、或是遇冷鼻炎加重的情况效果会比较好。

神阙穴

穴位贴敷最简单的用法就是贴在神阙穴(肚脐眼),而且这个穴位取穴也是最简单方便的。神阙穴位于中焦,是脾胃的要穴,更是“元气归藏之根”。过敏性鼻炎的朋友往往都有脾胃虚寒的情况存在,而调理脾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温养神阙穴。穴位贴敷神阙穴能起到温脾阳、调脾胃的功效,同样也可以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


3、三伏贴可以贴多久?贴完需要注意什么?

三伏贴是通过药物对皮肤穴位进行刺激发挥效果的,如果长时间敷贴,可能会损伤皮肤,因此敷贴的时间并非越久越好。通常三伏贴1小时内就要取下贴药,而3~6岁的孩子敷贴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若敷贴时有不适,应该立即取下贴药。

此外,敷贴三伏贴后4~6小时内不要洗澡,也不能受寒。贴后7天内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肥甘厚腻、寒凉生冷、温补热性的食物,以及海鲜、牛肉等“发物”。贴药期间及过后3天,要顾护情志,不要过于兴奋、做剧烈运动或是熬夜。


4、哪些情况不建议贴三伏贴?

虽然三伏贴调理鼻炎的效果良好,但鼻炎伴有以下这些情况时,不适合用三伏贴调理。

(1)3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用三伏贴。三伏贴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年幼的孩子难以耐受。即使孩子感到不适,家长也会以自己对疼痛的评判标准硬性增加治疗时间,进而导致肌肤严重灼伤,甚至留下疤痕。

(2)正在感冒、发热、有炎症、有明显热证或积食时不建议用三伏贴。

(3)本身容易“热气上火”、虚不受补或体质偏阴虚者不宜用三伏贴。

(4)有严重基础疾病、有心肺功能疾病者不宜用三伏贴。

(5) 对三伏贴过敏、或是有皮疹、皮肤破损者不宜用三伏贴。


5、贴了三伏贴,为什么鼻炎没有太大改善?

三伏贴调理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因人而异。贴三伏贴对体质虚寒以及过敏性鼻炎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能想着做完三伏贴,不系统治疗鼻炎,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调理慢性的鼻炎、鼻窦炎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坚持的过程,如果一边做着三伏贴,一边吹着空调,大吃冷饮,晚上玩很晚才睡觉,三伏贴温阳补气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想要改善过敏性鼻炎的体质,不能只寄希望于某种调理方法,而是要将正确的养护方法贯通于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饮食、如何起居、如何用药,鼻炎发作时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控制,这才是最好的调理方法。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嗓音咽喉联盟主席单位、广东省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专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1名,广东省名中医1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1名,科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开展腕踝针、中药沐足、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鸣天鼓、中药雾化吸入、穴位注射、针灸、喉部按摩等近30种中医特色疗法。专科影响力在中医耳鼻喉行业内属于龙头地位,2019年入选广东医院最强耳鼻喉科之一,2021年度获得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医耳鼻喉科学排行榜榜首。

科室分别成立了国医大师干祖望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李云英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开设声嘶、耳鸣耳聋、鼻炎、鼾症、眩晕、头颈肿瘤以及鼻咽癌6个亚专科,慢喉喑及鼻鼽2个优势病种。熟练开展本领域多项重大、疑难、复杂手术和各种新技术,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国内前列,包括听神经瘤及侧颅底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内镜下鼻颅底导航手术、显微激光手术、全喉及部分喉切除术及皮瓣重建修复等。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养生   伏贴   鼻炎   体质   穴位   阳气   初伏   效果   广东省   伏天   脾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