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刚结束,第一个找中方合作的西方大国来了,一句表态令人侧目

9月初,北京天安门广场再次成为全球媒体聚焦的中心。9月3日,中国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据央视新闻报道,现场观礼人数创新高,全球超50家主流媒体全程直播,观众总量突破数十亿人次。多家国际数据机构同步分析后认定,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以超预期速度提升。

新冷战思维下的地缘格局裂变

2025年全球经济环境依然充满不确定性。IMF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增速已降至2.4%,为近十年来新低。欧洲多国正面临高通胀与滞胀双重压力。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披露,当地7月CPI同比上涨6.1%,远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英国服务业就业率连续第11个月下滑,制造业裁员潮持续10个月未现拐点。经济困境下,英国社会对政府施压加剧,呼吁务实对外合作以破解增长困局。

与此同时,地缘安全局势持续紧绷。俄乌冲突陷入僵局,欧洲能源危机未见实质性缓解。美国主导下的“印太战略”不断升级,亚太安全格局动荡。多家权威智库分析,中西方大国关系正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西方国家对单一依赖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强烈反思。英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拉里·艾略特在最新专栏中指出,“盲目跟随美国,英国已付出高昂经济和战略代价”。

英国为何率先伸出“橄榄枝”?

彼得·凯尔的北京之行并非偶然,而是在英国自救压力、全球合作新机遇和中英关系现实利益驱动下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英国脱欧后,始终在寻找自身国际定位。英国内阁刚刚经历大规模重组,副首相因税务丑闻辞职,首相基尔·斯塔默迅速调整班子,明确“以经济为核心”的新外交路线。

据英国政府官网公开信息,彼得·凯尔上任后首要任务便是推动对华经贸关系恢复。英国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明确强调:“要谈经济增长,就必须谈中国。”这一表态在英国主流媒体和政界引发热议。业内普遍认为,英国务实转向中国,正是希望为本国经济注入“新活水”,为就业和民生打开新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彼得·凯尔在启程前特意先赴华盛顿与美方沟通,充分显示出英国在对外政策调整中依然保持谨慎与平衡。外交部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中英双方将在贸易、投资、绿色发展等领域探索更多合作新模式。

葡萄牙、德国、法国高层紧随其后

英国的举动带动了更多欧洲国家的积极响应。9月8日,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首次以新身份访华,成为西欧首位公开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领导人。中国外交部提前公布高规格接待安排,多家葡萄牙主流媒体现场全程报道。葡萄牙政府发言人强调,“与中国的合作对葡萄牙经济复苏和结构转型至关重要”。

路透社、法新社等权威媒体披露,接下来数周,德国联邦议会副议长、法国经济部长等欧洲高层也计划访华。分析普遍认为,欧洲国家在全球经济走软、美欧同盟松动背景下,更加重视与中国的互利合作。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贸易总量逆势增长5.2%,中国继续稳居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零和博弈”代价沉重,英国战略大调整

回顾近七年,英国在对华政策上频频随美起舞,不仅在亚太地区投入有限防务资源,还积极参与AUKUS、四方机制等战略安排。但现实证明,英国并无实力承受与中国“脱钩”或激烈对抗的后果。英国《经济学人》最新社评直言,英国过去“零和博弈”思维令本国经济和外交利益受损。

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能源危机、通胀飙升、投资锐减、市场压力骤增。这一系列“副作用”极大加剧了英国社会的焦虑情绪。英国《卫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仅能源价格上涨一项,直接导致英国家庭平均年支出增加近900英镑。面对多重危机,英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希望借助中国的市场和资本力量实现经济复苏。

2025年下半年,全球多项大国外交观察报告显示,欧洲各国对美国“优先自身利益、不顾盟友感受”的做法产生强烈不满。英国在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多项重大问题上,感受到美国政策摇摆带来的战略不确定性。英国《金融时报》调查显示,超过60%的英国民众认为“高度依赖美国并非长远之计”,支持政府“寻求多元平衡的外交路线”。

英国学者蒂姆·斯奈德最新研究指出,英国外交的转型并非孤例。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均在加快对华合作步伐,推动多元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中欧双边投资协议谈判重启,欧盟委员会多次公开肯定中国市场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意义”。

中英经贸合作进入新阶段

彼得·凯尔此访的最大看点,是中英经贸合作机制的重启。2025年,英国对华出口增速重回正轨。据英国贸易部最新数据,前八个月,英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7.8%,中国成为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能源、金融、教育、绿色科技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多家国际评级机构同步调高对英国经济增长预期。英国《泰晤士报》社评指出,若中英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英国有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GDP年均增长2%以上。伦敦金融城多家银行已设立专门团队,抢滩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中国的吸引力不只在于庞大的市场,更在于其日益突出的全球治理能力。九三阅兵后,中国再次重申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开放合作的承诺。联合国秘书长在北京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最新报告均指出,2025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5.1%,对全球经济复苏贡献率超过30%。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绿色发展倡议,成为多国共识与合作的新平台。

参考资料: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将赴中国进行贸易会谈

2025-09-08 21:37·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中方   大国   结束   英国   中国   葡萄牙   经济   彼得   美国   英国政府   全球   欧洲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