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失算了!中国锂电池打破世界纪录,续航逼近1500公里

困扰全球多年的两大技术难关,竟被中国科研团队一举拿下了!

近日,天津大学宣布研制出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的软包电芯,以及480Wh/kg的模组电池,性能比当前主流锂电池高出3倍,双双刷新世界纪录。

其中,600wh/kg的软包电芯已逼近理论极限,如果装在新能源汽车上,预计续航将达到1500公里;而480Wh/kg的模组电池可以支持“超级快充”,仅需15分钟,就能充到80%。

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的双提升,这在过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长期以来,国际电池行业一直被“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难以兼顾的瓶颈困扰,200~300Wh/kg几乎成了传统锂电池的“天花板”,一旦提升容量,往往要牺牲寿命和安全性。

而天津大学的科研团队提出了首创的“离域化”电解液设计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让电池内部的锂离子移动更顺畅、更稳定,不会因为反复充放电而减短使用寿命;同时,他们优化了正负极材料,并重新设计了电池结构,让储能能力和安全性实现平衡。

这一成果不仅登上了《Nature》杂志,还已从实验室走向中试生产线,并率先装配在我国三款微型全电无人机上,续航能力较现有电池提升了约2.8倍。

续航更长、寿命更久、补能更快,这也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几乎在同一时间,全固态锂电池领域也迎来关键进展。与传统液态锂电池不同,全固态锂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让锂离子在固态材料中迁移完成发电,不仅能量密度潜力更高,还从根本上杜绝了泄漏、起火等安全隐患,因此被视为“下一代能源革命”技术。

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还能延长循环寿命、增加续航,并为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打下坚实基础。

无论是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还是安全性显著提升的全固态电池,都表明中国科研团队在新能源赛道上处于领先地位。而这种“敢争第一”的精神,不止存在于新能源领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男士健康领域几乎被欧美品牌垄断。它们凭借着先发优势占据市场,却在大量消费者反馈存在明显不适后,仍迟迟不愿升级技术。

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香港生科企业TS携手香港大学等高校,研发出了以“长效滋补、循序养护”为核心的“益维利”。它特别复配小花山奈、L-精氨酸等天然益阳物质,从深处激活动力,在日常养护中帮助男士逐步稳住状态。

如今,“益维利”不仅在国内收获了良好口碑,还成功通过京东走出国门,在海外站稳脚跟。

而锂电池在我国科学家的持续攻关下,也早已成为在国际舞台上叫得响的拳头产品。2020-2024年,锂电池的出口额从159亿美元飙升至6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40%;仅2025年上半年,就实现了341亿美元的出口,同比增长25.2%。

而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主要市场,中国锂电池几乎渗透到所有新能源产业链,从电动汽车的电池,到大型储能系统,再到高空无人机和卫星电源,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中国锂电池已经从“产量领先”走向“技术领跑”。天津大学刷新纪录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全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与寿命上的新突破,正在全球业内引发高度关注。

如今,不少国际车企、能源公司甚至航空航天企业,主动寻求与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力争在下一轮能源革命中占据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世界纪录   锂电池   燃油   中国   电池   天津大学   密度   新能源   安全性   寿命   固态   能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