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的未来?!绿联480T Plus与M4 Mac mini的「雷电4直连」测试报告

等待了快一年,绿联480T Plus全闪NAS终于可以用雷电直连了!

老朋友们都知道,我现在主力在用的NAS有两台:

一台是华硕6704T,存的全部是影音文件,也是我的emby电影库;

另一台是全闪的绿联480T Plus,作为我家的照片服务器和自媒体素材高速存储,目前也是我的主力机:

之所以选择480T Plus,除了全固态体积小巧之外;

最吸引我的其实是两个满血雷电4接口,即可以直连Mac和Win PC作为高速存储来用,还支持远程访问。

这是我用绿联480T Plus与M4 Mac mini 在「雷电直连」下跑出来速率,可以看到读取速率已经超过2GB:

如果你也对全闪NAS、雷电直连或者Mac mini存储扩展感兴趣,相信这篇文章不会让你失望。

一、雷电直连

480T Plus速览

选全闪NAS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当然是CPU!

CPU的PCIe接口数量直接决定了这台全闪NAS的能力上限与可玩性。

绿联480T Plus NAS在CPU上选择了专为轻薄商务本设计的i5-1235U,拥有2个P核+8个E核,P核最大睿频频率4.4GHz,最大功耗55瓦:

相对来讲,英特尔i5 1235U在一众移动端CPU中还是挺适合全闪NAS的,毕竟PCIe接口能力确实不错。

i5 1235U CPU原生支持两组PCIe 4.0x4(可接固态硬盘),4组满血雷电Thunderbolt 4,这些接口全部直连CPU:

i5 1235U通过PCH南桥芯片组又扩展出12条PCIe 3.0接口(总带宽4GB):

绿联480T Plus的10Gb有线网口(PCIe 3.0x4)、3/4号硬盘槽(PCIe 3.0x2)、系统盘(PCIe 3.0x2)都直连南桥,共享4GB带宽。

所以说绿联480T Plus的4块硬盘槽中,1/2号槽位是直连CPU的原生PCIe 4.0x4接口:

3/4号槽位是PCIe 3.0x2接口,最大吞吐速率在1.8GB左右。

固态硬盘

绿联480T Plus里我原本只插了两条2TB的金百达K230 PCIe 3.0x4固态硬盘,因为相册服务器数据安全的需要我做了RAID1,已经稳定运行快一年:

为了迎接雷电直连的到来,我提前准备了两条2TB的雷克沙Thor Pro PCIe 4.0x4 M2硬盘:

对于全闪NAS来说,PCIe 4.0固态硬盘的速率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必选择7400MB的旗舰盘,速率在5000MB的中端盘就够了;

我也把雷克沙Thor Pro装PC里跑了下CrystalDiskInfo,实测读取速率可以跑到7100MB/s+,写入也能跑到5400MB/s+,数据还是不错的:

将雷克沙Thor Pro 装入绿联480T Plus后,我又都跑了FIO测试,读写速率都在5000MB/s以上:

除了速度之外,温度也要需要重点关注的,毕竟NAS是24小时开机的。

所以给全闪NAS挑选固态硬盘,尽量选择无外缓(DRAM缓存芯片都是发热大户),主控发热低的。

雷克沙Thor Pro用的是联芸的MAP1602,发热控制表现不错:

在20度室温+NAS风扇普通档下,待机温度约46度,持续写入最高温度48度:

当风扇满速运转时,待机温度会控制在33度左右。

到这里,雷电直连测试的准备工作就已经都做完了,接下来我们开始测试。

二、连接雷电4

用雷电4/USB4数据线连接绿联480 Plus与M4 Mac mini后,雷电直连会自动建立:

在NAS的网络连接里会看到Thundbolt已连接,IP地址是“169.254”开头的B类地址:

Mac里也是一样,输入IP地址即可连接。

对网络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169.254”开头的地址也是Window系统在IP冲突或者网络异常时分配给机器的;

既然要长期用,肯定要手动换一个好记的地址:

因为我家里局域网用了“192.168”地址段,所以给绿联NAS的雷电直连的IPv4地址改成了“10.10.10.1”,IPv6不用设置,MTU记得设置成最大的9000。

Mac端也是一样,在「设置」「网络」「雷雳网桥」中点击详细信息,手动将IPv4地址改成好记的“10.10.10.10”,同时在硬件选项里将MTU同样改成9000:

接下来需要打开“访达”手动连接新的服务器,这里有两个容易踩坑的点:

第一是连接服务器时不能填写NAS名称,比如我的480T Plus在局域网名字是RAY-NAS;

如果填写这个名字,那么连接的是局域网的,而不是走雷电直连的。

所以必须手动输入“10.10.10.1”,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手动修改IP地址的原因:

第二是手动连接的服务器在重启后会消失,每次开关机后都要重新挂载,非常麻烦。所以我们要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方法也很简单,在「设置」「通用」「登录与扩展」里,将“10.10.10.1”的文件夹选中即可。

这样每次开机就会自动挂载了(会自动打开访达)。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速度到底怎么样。

三、速率实测与应用感知

雷电4直连速率实测

使用USB4硬盘盒+高速PCIe 4.0x4固态硬盘测试时,写入速率能达到3000MB,读取速率可以跑到3500MB(APFS格式下):

走雷电直连速率肯定会慢不少。

一方面雷电直连方式传输路径更长,另一方面雷电直连走SMB方式连接,数据还要在网络层多跑一圈。

我测了5分钟,PCIe 4.0x4的雷克沙Thor Pro写入平均速率约1050MB/s,读取速率约2150MB/s:

PCIe 3.0x2的金百达K230 Pro写入速率约950MB/s,读取速率约1800MB/s:

说实话这个数据比我预期的要低一些,尤其是PCIe 4.0x4的雷克沙Thor Pro如果读写速率都跑到2500MB/s+会比较理想。

不过在这个速率下,NAS的体验已经像本机固态硬盘了,4K视频剪辑也不在话下了。

软件使用感知

我现在的工作流是索尼A7C2拍摄完照片后,直接通过无线网络和FTP传输到绿联480T Plus里:

Mac mini上Lightroom直接读取NAS上的RAW文件进行修图:

修完图后,再将JPEG文件导出到NAS里;

也就是说,所有文件的操作自始至终都在NAS。

从我实际体验和测试来看,修图体验已经和本机硬盘一样了,我还特地用Windows的平台AMD 8745HS+本机硬盘做了对比实验:

36张RAW原图一共2.44GB。

在Lightroom加载完成时间上,Mac mini+绿联480T Plus与AMD 8745HS+本机PCIe 4.0硬盘两者表现基本一致;

在导出上,AMD 8745HS+本机PCIe 4.0硬盘全部导出用时约在28秒:

而Mac mini+绿联480T Plus仅用时13.3秒,完胜对手:

看到这个结果时我也觉得太离谱了,于是我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在第二天又测试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

用剪映专业版剪辑视频也是同样的感觉,雷电直连下的NAS体验与本机硬盘没有什么区别。

四、RAID还是备份?

可能有朋友问,固态硬盘还做RAID是不是太奢侈了?

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不做RAID,怕数据丢了白干一场;做了RAID,2TB容量存不了多少东西。

认真考虑了下,新增的两块雷克沙Thor Pro我都做了Basic模式,不再组RAID:

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我用了绿联NAS与PC做了同步备份:

因为我现在Mac和Win系统的使用时间大概1:1,所以我在SER8里设置了创作素材文件夹与NAS的双向实时同步;

这样一来,无论在在哪台设备上创作,NAS和PC硬盘的文件版本均保持同步,而且数据安全性也极大的提高了。

对于像RAW照片、拍摄的回音壁试听原始视频素材没有保持同步的意义,只需要备份就足够了:

所以我用华硕6704TNAS设置了SMB定期单向备份。

五、未来的展望

Windows雷电直连

整体来讲,有了NAS的雷电直连功能后,目前我的工作流是比较顺畅的:

创作时也能体验到快乐:

不过这个这套系统也不是完全体;

绿联480T Plus提供了两个雷电4接口,还有一个是留给Windows的:

Windows上intel平台实现雷电直连相对容易些,我手里的SER8用的AMD CPU,虽然支持USB4(雷电3)但苦于找不到驱动,所以后面还要折腾下。

Thunderbolt To Ethernet

目前绿联NAS只实现了雷电直连,网桥功能还无法实现;

等到网桥的虚拟交换机功能上线,雷电直连下的设备都能通过480T Plus的万兆网口上网,可以省一台万兆交换机。

CPU与速率优化

最后就是前面提到的速率问题,也许是CPU调度,也许是线程处理,总之目前的PCIe 4.0速率还有提升空间;

坦诚来说,作为市面上首个实现雷电4直连的成品NAS厂商,从无到有这个事情本身就值得鼓励;

也希望绿联再接再厉,继续打磨系统。

NAS的未来?

目前市面上支持雷电直连的NAS似乎只有五款,而且全是绿联的;

(查了下威联通也有全闪的雷电直连NAS)

除了绿联480T Plus之外,另4款是绿联的DXP6800 Pro和DXP8800、DXP8800 Plus、DXP8800 Pro,都采用英特尔的CPU。

对于全闪NAS来说,我认为万兆和雷电4至少应该标配一样;

希望今年或者明年的NAS市场,能多几款全闪NAS,多几款带雷电4的全闪NAS。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科技   雷电   测试报告   未来   速率   硬盘   固态   地址   接口   数据   测试   服务器   备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