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时隔六年重返蚂蚁森林:和树比高,和种树人唠嗑?

今天,一个久违的画面刷屏了。

19日下午,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时隔六年,再次现身荒漠,探访“蚂蚁森林”。

这一次,他没有带着宏大的演讲,也没有复杂的排场,只是边走边聊,甚至手里还捧着一块西瓜,和当地的种树人闲话家常。

而最有趣的画面,是他站在一棵树旁,抬头打量着它,像孩子一样比划着身高——这棵树,已经长得比他还高了。


从“手机上的一棵树”到“沙漠里的一片林”

很多人可能忘了,“蚂蚁森林”已经走过了九年。

从最初“用户走路多一点,少开车,少消耗碳,就能在手机上种下一棵树”的概念,到今天,已经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市落地,累计种下 6亿棵树

背后不只是互联网的游戏化设计,更是真金白银的投入:9年来,蚂蚁集团已累计协议捐资 40多亿元,推动荒漠化治理。

更关键的是,超九成树木,种在了“三北工程”的核心战役区。换句话说,很多人手机里的那片“绿色”,正真实地扎根在中国北方的荒漠里。


马云说了什么?

在和种树人的交流中,马云谈到:

这番话不华丽,却击中了问题的核心:在沙漠里种树,难的不是钱,而是坚持。


生态修复,是一场“百年长跑”

有人说,马云已经退居幕后,偶尔露面,更多是象征意义。
但今天这次探访,或许比任何一次公开演讲都更有分量。

一棵树从树苗长到比人高,需要时间;
一个荒漠变成绿洲,更需要几代人的守护。

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许只有几年;
但生态修复的周期,是百年。

这就是“蚂蚁森林”最大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场公益实验,更像是一种集体信念的传递。


写在最后

马云站在沙漠里,看着一棵比他高的树,吃着西瓜,和种树人聊着天。

那个画面让人想到一句话:
真正的财富,不是存折上的数字,而是留给后代的山河与森林。

或许,当我们下次在手机里点开“蚂蚁森林”,看到那片渐渐变密的绿色,心里会更踏实一点。

因为我们知道,那不只是游戏里的虚拟树,而是风沙中的真实森林。


个人看法
六年后再回来,树已比人高。
这不仅是马云的惊喜,也是我们每一个默默点亮蚂蚁森林用户的成就感。
有些事情,当下看不见结果,但终有一天,会在远方长成参天大树。

#马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科技   比高   蚂蚁   森林   马云   荒漠   画面   生态   核心   西瓜   意义   蒙古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