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巩固离训儿童康复成果,杜绝“康复中断”问题,在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 “市残联”)与巴中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统一部署和专业指导下,德益阳光巴中星光校区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于2025年9月24日深入巴州区、南江县多户离训儿童家庭,开展“上门送指导、入户送温暖”专项服务活动。
活动前期,团队严格按照市残联“底数清、需求明、服务准”的工作要求,联合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完成三项核心筹备工作:
一、通过数据比对梳理出10名有持续康复需求的离训儿童,建立“一人一档”服务台账,详细标注儿童年龄、既往康复进度、家庭照护痛点等关键信息;
二、邀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专家团队开展专项培训,针对脑瘫、自闭症等不同类型儿童的家庭康复难点,统一指导流程与操作规范;
三、结合儿童年龄与家庭实际需求,精心筹备慰问物资,除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外,额外配备康复辅助器具(如站立架、感统训练球)、益智教具及儿童绘本,确保物资“实用、贴合需求”。
入户过程中,康复师以“手把手教学、沉浸式指导”为核心,围绕离训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专业服务:
一、现场评估儿童当前康复状态,通过观察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表达情况等,对比既往康复档案,为每个家庭制定“短期可操作、长期能坚持”的家庭康复计划,例如针对肢体功能障碍儿童,示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的标准动作,纠正家长以往不规范的辅助手法;
二、解答家庭照护疑问,针对家长普遍反映的“孩子不配合训练”“在家不知道如何延续康复内容”等问题,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如将康复训练融入日常游戏(用搭积木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用儿歌引导完成体位转换;
三、同步开展家长心理疏导,部分家长因长期照护产生焦虑情绪,康复师通过分享同类儿童康复成功案例、传授压力调节方法,帮助家长建立长期康复的信心。
除专业指导之外,团队更注重用细节传递温暖:与儿童亲切互动,通过陪玩玩具、读绘本等方式拉近距离,消除儿童对陌生人的抵触情绪,让慰问不再是“任务式走访”;同时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耐心倾听家庭在照护、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现场记录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家庭希望获得更多康复器具支持),后续将汇总至市残联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推动问题闭环解决;最后在送上慰问物资时,详细说明康复器具的使用方法,确保物资不仅“送到家”,更能“用到位”,让家庭感受到政策关怀与社会温暖的双重支持。
此次活动共覆盖10名离训儿童,均完成个性化家庭康复计划制定,并收集到家庭需求建议10条,有效打通了离训儿童康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巴中星光校区持续贯彻市残联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工作要求,建立“定期回访”机制,通过电话、视频随访等方式,跟踪儿童康复进展,动态调整康复计划;同时针对本次收集的需求,联合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家长线上培训课,重点讲解康复器具使用、家庭康复等内容;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力争将“上门指导+慰问”模式推广至更多离训儿童家庭,切实筑牢离训儿童的康复保障线。
文源:德益阳光巴中星光校区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