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母子溺亡后续:父亲拒签善后协议,坚持要学校老师公布"真相"

如果家里的孩子不爱学习总是玩手机,家长怎么办?如果这种时候,学校老师又通知家长,孩子叛逆情绪高涨,又怎么办?

或许许多家庭都需要过这种情况,但是湖南澧县最近却出了件“大事”,再次将“学校找家长”推上了风口浪尖……

2025 年 6 月 23,沈先生的儿子,是澧县二中的一名高一学生。在本该专心听讲的课堂上,他却忍不住掏出手机,偷偷玩了起来。这一幕,被眼尖的班主任发现了。按照学校的管理方式,班主任选择通知家长,让孩子的母亲田某将孩子领回家,进行管教。原本,这或许只是一次常见的家校合作教育,但谁也没料到,这通电话,竟成了悲剧的导火索。

当晚,回到家的母子俩一起用餐。饭桌上的气氛,或许有些压抑。孩子可能因为被老师批评、被带回家而满心委屈,母亲田某或许也因孩子的行为而焦急、生气。不知怎的,两人就发生了口角。激烈的争吵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紧接着,愤怒又委屈的儿子冲出家门,想要逃离这场争吵。担心孩子的母亲田某,顾不上多想,急忙追了出去。谁能想到,这一追,母子俩就再也没能回来。

直到当晚 22 时 12 分,家属焦急地报了警。警方迅速展开搜救工作,人们的心也都揪了起来,在黑暗中焦急地寻找着母子俩的踪迹。

24 日凌晨 2 时,母亲田某的遗体被打捞上岸,这个结果,让所有人的心都凉了半截。大家还抱着一丝希望,盼着孩子能平安无事。

然而,到了 25 日中午 12 时,孩子的遗体也被找到。至此,这场悲剧尘埃落定,母子二人都因溺水身亡,警方经过调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很快,官方通报发布了。通报中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从孩子上课玩手机被发现,到被带回家,再到母子争吵、双双溺亡。通报强调,家属对死因没有异议,而且孩子在校期间,并没有与师生发生过激行为,也不存在校园霸凌的情况,孩子的情绪此前也一直稳定。看起来,这就是一起因家庭矛盾意外引发的悲剧。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孩子的父亲沈先生,在看到官方通报和学校提出的 14 万元善后救助协议后,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 —— 他拒绝签署这份协议。这份协议可不简单,除了承诺给予 14 万元的补偿外,还要求沈先生删除网络上关于此事的信息,并且不得再进行申诉和维权。沈先生却铁了心,他不要这 14 万,他要的是一个真相。

在沈先生看来,孩子玩手机,顶多算是个小错,怎么就严重到要被遣回家停课呢?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要是老师没叫家长,这悲剧说不定就能避免。” 沈先生红着眼眶,声音有些哽咽地说。他怀疑,老师和妻子、儿子的谈话内容有问题,很可能是老师的话刺激到了他们,才会导致母子俩情绪失控,最终酿成大祸。

可偏偏,学校的监控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这让沈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四处托人打听,看能不能找到监控里的声音记录,哪怕有一丝希望,他都不想放弃。

沈先生在网上发帖子,短短一个小时内,就发了 7 条。帖子里,满是他对真相的渴望,对妻儿的思念。他在帖子里质问:“老师到底和他们说了啥?”、“孩子犯的错,真的要用两条命来偿还吗?”


而澧县二中的老师们,面对记者的采访,都不愿意多说什么。学校还专门开了会,强调老师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后果。学校门口,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老师们心里,或许也都不好受,他们或许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

昨天有人去沈家看,院子里摆着的灵堂还没撤,墙上贴着赔偿协议复印件。沈先生整天待在家里刷手机,时不时发新动态。他说这不是为了钱,就是想知道真相。

他知道,打官司可能很难,因为没有证据。但他说,他不在乎能不能打赢官司,他只想知道,那天老师到底和妻儿说了什么。

这份执着,背后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对家人深深的爱和愧疚。

他或许在想,如果自己能早点发现妻儿的情绪问题,如果自己能多陪陪他们,是不是一切就会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育儿   湖南   母子   真相   父亲   协议   老师   孩子   澧县   学校   家长   妻儿   悲剧   手机   情绪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