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明将越南纳入了中国版图,为什么后来又不要这个地方了呢?

前言

越南这地方,有点特别。


它的北部曾被中国直接管了一千多年,比云南归入中国版图的时间还早。汉朝时叫 “交趾郡”,唐朝时设 “安南都护府”,这期间,中原的制度、文字、学问一股脑往这儿推 —— 当官的用郡县制,读书人考科举,写文章用汉字,连拜的都是孔子。

可奇怪的是,这一千年里,越南一边学着中原的一套,一边心里却藏着自己的小九九。后来干脆独立成了国家,还总说自己是 “南国”,跟中原划清界限。

为啥会这样?说透了,就是 “表面学中原,骨子里认自己”—— 咱们叫它 “北属南心”。

一、北属:中原的 “规矩”,学了但没完全学

汉朝到唐朝的一千年里,中原王朝把越南北部当成自家地盘管,推了不少 “汉化套餐”:


但这套 “套餐” 没真的扎到根里。

中原派来的官员,管得了县城以上,却管不了村里。村里的权力,全在越南本地的大家族手里 —— 像曲家、阮家、李家这些,手里有兵有粮,表面听中央的,暗地里自己说了算。

文化上也一样:上层人拜孔子,老百姓该拜自己的神还是拜。他们祭 “雒龙君”(传说中的越南始祖),过 “雄王节”(纪念开国祖先),家里供着 “柳杏公主”(本地保护神)。中原的学问,更像上层人的 “门面”,没改了老百姓的老习惯。

二、独立:从 “赶走官儿” 到 “打跑中原兵”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原管不了远方了。越南的本地豪强瞅准机会,先动手了。



907 年,一个叫曲承裕的豪强,把中原派来的官员赶跑,自己当起了 “静海军节度使”,等于说 “这地方我们自己管了”。这是越南独立的第一步。

为了跟中原划清界限,他们还弄了自己的文字 ——“字喃”。这东西有意思,看着像汉字,其实是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拼越南话。比如 “天”,越南话叫 “trời”,他们就造了个怪字,其实是拼音。后来韩国的 “训民正音”,跟这路数差不多。有了自己的文字,就像喊出了 “我们不一样”。


938 年,越南跟南汉(当时广东广西一带的政权)打了一仗,叫 “白藤江之战”。越南的吴权利用潮汐,把南汉的船打得稀烂。这是他们头一回打败中原政权,底气更足了。

后来宋朝建立,北边有契丹盯着,实在没精力管南边。宋太祖赵匡胤说:“我不忍心用武力打他们。”973 年,宋朝封越南的丁部领为 “交趾郡王”,等于默认了它独立。

三、“南心”:从 “抗中原” 到 “认自己”

独立后,越南人慢慢攒出了自己的 “身份认同”。


明朝时,朱棣曾派兵收复越南,管了 20 年,但当地人不服,天天反抗。1427 年,明朝实在扛不住,撤了兵。越南人黎利建了 “黎朝”,1539 年改国号为 “大越”。这俩字很重要 —— 以前他们只觉得自己是 “南方”,跟中原对立;现在说 “大越”,意思是 “我们是一伙的”。

怎么让 “一伙人” 更齐心?他们靠的是 “自己的根”。

越南地形长,北边是红河三角洲,中间是海边(以前是占婆国),南边是湄公河三角洲(以前是高棉人的地方)。后来他们把占婆、高棉的地盘抢过来,就用 “自己的神” 把大家连起来:




这些本土的神和节日,比中原的孔子、文庙,更能让老百姓觉得 “我们是大越人”。

最后

越南为啥没像云南一样留在中国版图里?

云南从古代起,就认中原的文化和制度 —— 当地政权主动学中原,老百姓的信仰也和中原的巫风沾边,骨子里有 “中国基因”。

但越南不一样:中原的制度和文化,只停在上层,没改了基层的家族势力;老百姓的信仰、节日,全是自己的老根儿。一千年的 “北属”,学了表面,没换了 “南心”。加上后来中原王朝顾不上南边,越南就趁机独立了。

不过,一千年的交道不是白打的。现在越南人还爱听中国歌、看中国剧,过春节也贴春联。历史留下的印子,没那么容易擦掉。

你觉得,这种 “又像又不像”,是不是很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历史   中国   越南   版图   这个地方   中原   孔子   汉字   老百姓   独立   湄公河   越南人   云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