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的3大本事,99%的人都吃错了!

夏天一到,餐桌上总少不了那一碗清甜解暑的冬瓜,却不知道它其实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养生高手”。更可惜的是,99%的人根本没吃对方式。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冬瓜的三大“隐藏本事”,告诉你:怎样吃才不浪费它的养生潜力?


冬瓜最广为人知的功效就是利水消肿 ,尤其适合夏天湿气重、容易水肿、小便短少的人群。

中医认为,冬瓜性凉、味甘淡,归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通淋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冬瓜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和丙醇二酸 ,能促进钠的排出,帮助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减轻下肢浮肿、眼睑水肿等问题。

关键点:冬瓜皮才是“精华”!

很多人做冬瓜汤时习惯削得干干净净 ,殊不知——真正的利水高手是冬瓜皮 !

研究表明,冬瓜皮的利尿作用甚至强于瓜肉。古方《温病条辨》中的“五皮饮”,就用到了冬瓜皮来治疗水肿。

❌ 错误做法:去皮煮汤 → 功效大打折扣


正确吃法:带皮洗净,切块入汤(可搭配赤小豆、茯苓增强祛湿效果)

小贴士:冬瓜皮质地较硬,建议煮汤时间不少于20分钟,以便有效成分析出。


别看冬瓜平淡无奇,它其实是糖尿病和高血脂人群的“友好食材”。

1、为什么说冬瓜能帮控糖?

冬瓜热量极低(每100克仅11大卡),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上升。

含有丙醇二酸 ,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减少内脏脂肪堆积。

升糖指数(GI)仅为15,属于典型的低GI食物

对于需要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人来说,冬瓜是理想的代餐选择。


2、又如何助力降脂?

冬瓜不含脂肪,还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搭配海带、虾皮等食材煮汤,既能补钙又不增脂,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日常调理。

❌ 错误做法:冬瓜红烧、油炸 → 高油高糖,反增负担

✅ 正确吃法:清炖、煮汤、凉拌为主,避免重油重盐

温馨提醒:冬瓜虽好,但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者不宜多吃,尤其是空腹食用


除了瓜肉和瓜皮,冬瓜的籽也大有来头。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冬瓜子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意思是常食冬瓜籽能让皮肤光亮、气色变好,还能增强体力。


1、✅ 正确用法:

煮汤时保留籽一起炖(不影响口感)

或将晒干的冬瓜籽炒熟后研磨成粉,每日冲服一小勺,可润肠通便、美容养颜

❌ 常见误区:挖籽如“除害”,白白浪费营养宝库!

2、99%人吃错的3种常见方式

尽管冬瓜人人会做,但下面这些做法,正在悄悄让你“白吃了”:

❌ 错误一:只吃肉不吃皮

如前所述,冬瓜皮才是利水消肿的核心部分。去掉皮等于丢掉了半份药效。

❌ 错误二:加糖或红烧

冬瓜本身清淡,有些人为了提味加入白糖、酱油红烧,结果热量飙升,完全违背了其“低脂低糖”的优势。

❌ 错误三:与寒性食物同煮过多

冬瓜本性偏凉,若再搭配苦瓜、绿豆、螃蟹等寒性食材大量同食,容易导致脾胃虚寒、腹泻腹痛 ,尤其不适合体质偏寒、月经期女性或老人儿童。



冬瓜看似普通,实则集利水、清热、降脂、美容 于一身,是夏季不可多得的“平民养生王”。但它也有“脾气”——性凉、宜清淡、重搭配 。

记住一句话: 要功效,留皮;要健康,少油;要营养,别扔籽!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第7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9.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3] 李晓婷等. 冬瓜皮提取物对大鼠利尿作用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10):1934-193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7

标签:美食   冬瓜   本事   冬瓜皮   错误   水肿   红烧   中国   丙醇   脂肪   功效   脾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