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思明区“健康有约”社区大巡讲第三期走进嘉莲街道龙山社区,此次活动由思明区卫生健康局、思明区疾病预防控制局主办,思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活动特别邀请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护师黄志华,围绕小儿推拿这一主题,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且干货满满的健康讲座。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在明代的《小儿推拿秘诀》中得到系统整理。它通过刺激小儿身体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对儿童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不仅能应对感冒、腹泻等常见疾病,还对厌食、遗尿等发育问题有显著疗效。更重要的是,这种疗法绿色安全,几乎没有副作用,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黄志华深入浅出地讲解小儿推拿常见手法与要点,以及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随着她的手起掌落,现场居民们纷纷被吸引,不约而同地举起双手,认真模仿推拿动作。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分为推、拿、按、揉、摩、掐……”黄志华结合儿童穴位图,现场细致地演示了这六大核心手法。推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上直线推动,力度要适中,频率保持均匀;拿法,是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肉,以此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垂直按压穴位,刺激穴位;揉法,手指或手掌在穴位上旋转揉动,动作轻柔舒适,能够调节气血;摩法,将手掌在皮肤表面做环形摩擦,促进血液循环;掐法,是用指甲在穴位上用力掐捏,刺激较为强烈,通常在急救时使用。居民们听得全神贯注,不少人还高举手机,记录下这宝贵的教学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黄志华还采用手把手教学的模式,带领居民们探索儿童穴位的奥秘。新手爸爸陈先生在认真学习按摩腹部的手法后,兴奋地表示:“我家小宝总积食,以前一积食就往医院跑,心里特别慌。今天学了这几手,回家就能试试,感觉心里有底多了。”
导报记者了解到,本次龙山社区的小儿推拿讲座是思明区“健康有约”社区大巡讲系列活动的第三期。首期在民立二小开展时,“体重管理”的话题引发了师生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入探讨;第二期走进福海社区,“腹式呼吸缓解压力”的实用技巧让居民们收获颇丰。而本期通过小儿推拿的实操互动,成功引导居民群众掌握了中医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技能,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呵护孩子健康的新方式。
来源:海峡导报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