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求锤得锤!260亿的大单,中国说丢就丢,澳大利亚成功捡漏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8月19日,《观察者网》报道,中国挥舞贸易“实锤”敲打在加拿大头上:针对原产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加征75.8%的保证金!

就在许多加拿大从业者暗暗侥幸,以为中国短期内找不到替代来源,不得不忍气吞声之时,路透社和彭博社18日先后曝出猛料:中粮集团出手了!

最新一批约5万吨的澳大利亚新季油菜籽订单已经敲定,单价每吨还不足600美元(含运费)!这批新货预计10月上市,11月至12月启程运往中国。

更令加拿大人绝望的或许是,这被视为未来更多交易的“第一片雪花”——中粮已着手加购更多份额。

短短几个交易日背后,是一场价值50亿加元(折合人民币260亿元)的天量贸易乾坤大挪移

加拿大人坐在家中算盘珠子没拨完,澳大利亚人笑着进场、签单、收割市场。

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商们最近如坐针毡。眼看着9月收获季节就要到来,他们原本指望中国市场能消化大量库存,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25万吨油菜籽堆在仓库里无处可去。

这一切骤变都源于8月12日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自8月14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

这场贸易风暴的导火索要追溯到2024年。

加拿大政府当时追随美西方脚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紧接着又对中国钢铁加征25%的关税。

这一涉及超过8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歧视性政策,很快引来了中方的回应。

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加拿大的油菜籽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加拿大在向中国出口的油菜籽中存在较大程度的倾销行为。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调查期间,加拿大并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而是继续顶风作案。

中国商务部的裁决给了加拿大沉重一击,而75.8%的保证金措施让加拿大油菜籽的到岸成本从每吨4466元骤增至6400元,涨幅高达43%。

要知道,中国市场对加拿大油菜产业至关重要,占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总量的45%,年贸易额高达50亿加元(约合260亿人民币)。

保证金政策实施后,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价格单周暴跌6.5%,主产区阿尔伯塔省的加工厂开工率骤降至60%,农户收入预计减少18%。

加拿大国内政治压力加剧,两省议会提出不信任案,120家企业联名抗议。

8月14日,加拿大总理卡尼终于松口在社交媒体上承认,此举将对很多加拿大农民造成“重大影响”。他表示加拿大政府将推进与中国官员开展建设性对话,以“解决我们各自的贸易关切”。

然而,此刻的回应已经为时过晚。

就在加拿大方面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中国可能仍会继续从其进口油菜籽之时,事态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8月18日,路透社援引两名贸易商的消息报道,在中方对加拿大油菜籽采取临时措施后,中粮集团已订购一批约5万吨的澳大利亚新季油菜籽。

这批作物预计于10月上市,11至12月装运,采购价低于每吨600美元(含运费),也是中国5年来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

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在2020年前曾与中国有油菜籽贸易合作。

但由于澳方多次在敏感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加之对“黑胫病”传播的担忧,中国最终决定暂停与澳大利亚的油菜籽贸易。

随着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中澳关系逐渐得到改善,其坚持寻求合作并直言分歧的做法,也成功地让两国关系回到了正轨。

消息人士透露,中澳双方接近敲定一项框架协议,以满足中国关于防止黑胫病传播的植物检疫要求。

如果协议达成,澳大利亚供应商将向中国试运送五批油菜籽货物,总量约15万至25万吨。

澳大利亚的迅速反应并非偶然。除了充足的生产能力外,澳大利亚在物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油菜籽从澳大利亚运输到中国只需要一周左右时间,而加拿大的运输周期通常要长达30天左右。这不仅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供了更强的供应链灵活性。

澳大利亚农业部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这是一场积极推进中的政府间对话,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尽管如此,市场观察人士对中澳油菜籽贸易前景持乐观态度。

如果首批5万吨澳大利亚油菜籽符合标准,未来两国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合作规模也将随之扩大。

当然,中国并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未来即使澳大利亚的油菜籽不符合标准,中国仍有多个备选方案,特别是在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许多国家都愿意与中国展开合作。

但中国的要求始终如一,相关企业继续执行价格承诺,而只要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价格不低于某个双方约定的“承诺价”,就可以免交反倾销税。

可加拿大却仍旧狗急跳墙,中国也决定拿起法律武器,8月15日,针对加拿大出台钢铁关税配额措施,并对含所谓“中国钢铁成分”等产品加征歧视性关税,中方在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加方无视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损害中方合法权益,扰乱全球钢铁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因此,加拿大政府现在面临内外夹击的困境:国内农业部门的压力和国际贸易诉讼的双重挑战。

澳大利亚已经为加拿大提供了一个警示。作为全球第二大油菜籽生产国,澳大利亚成功从中国市场夺回份额,成为更为可靠的供应商。

既然加拿大选择忽视这种机遇,那么它就只能把中国市场“拱手让人”。毕竟,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之一。

离开了中国,只有加拿大哭的份儿!

明眼人都该清醒了:经济制裁是七伤拳,中国有“以牙还牙”的实力,更有“无牙可还”的底气。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5-08-19:“罚了”加拿大,中方转头找澳大利亚买油菜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财经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   油菜籽   关税   中方   贸易   中国市场   保证金   世贸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