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荷兰之后,英国也盯上了中国芯片工厂,比荷兰明抢还严重?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9月30日,荷兰政府不仅罢免了中国CEO,同时还侵占了中企资产。

荷兰冻结其全球资产、罢免中方高管,手法之隐蔽令人咋舌。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行为,甚至被英国政府给盯上了,他们企图用相同的手段,来控制中国控股的芯片厂,甚至英国行为比瑞士更过分。

高效但脆弱的二元结构

虽然安世是荷兰的一家半导体公司,但他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在中国,它的母公司是一个名叫闻泰科技的企业,闻泰科技是在2020年左右收购了安世半导体。

闻泰科技

安世半导体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精妙的全球协作,它将技术含量最高、最核心的前端晶圆制造,牢牢地放在了欧洲,这堪称是整个企业的“技术大脑”

这个“大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德国汉堡工厂,正投资2亿美元,全力冲刺碳化硅和氮化镓等前沿领域,年产能超百万片。

另一个就是英国曼彻斯特工厂,同样拥有6英寸和8英寸产线,贡献着公司约12%的收入,是安世最核心的前端产能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正是这些欧洲基地,奠定了安世在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难以被替代的地位,然而,企业不能只有大脑,安世同样构建了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制造躯干”,而这个躯干,则扎根于亚洲。

公司的封装和测试环节,即后端产能,大约有80%都设在中国,这其中,又有七成集中于广东东莞。

也正是这种全球化的产业布局,从而最大优势就是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确保了安世的产品能以极具竞争力的姿态销往全球。

英国政府的行为

也正因如此,西方国家才会不惜余力的针对9月30日,荷兰政府联合法院,依据一部名为《货物可用性法案》的法律,给出的官方理由是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可能威胁欧盟经济安全。

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采取的手段极为彻底:直接冻结安世在全球30多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业务变动,为期一年。

更致命的是,他们解除了中国籍CEO张学政及其他中方高管的职务和决策权,这无异于一场从大脑层面发起的“软接管”,闻泰科技对此的回应,直指这是个别外籍高管借合规之名发起的夺权。

鲁中晨报

对于这一点,英国政府也有了和荷兰政府相同的想法,荷兰是直接拿下了安世的“总部”,而英国则是在盯上了安世的工厂。

他们准备挥舞的工具是《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潜在剧本是强迫母公司闻泰科技出售股份,最终由“本土买家”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完成收购。

这套手法英国并不陌生,2022年,他们就曾以“国家安全”为由,成功迫使安世出售了纽波特工厂的控股权,那家工厂,已于2024年3月由美国Vishay公司以1.775亿美元接手。

图片来源网络

连锁反应

对于这种行为,荷兰直接扰乱了安世的全球生产计划,给高度依赖它的全球汽车和功率器件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叠加中国商务部随后对相关产品实施的出口管制,市场对交付的担忧正在急剧加剧,如果曼彻斯特工厂再被强行干预,全球功率半导体的结构性短缺将雪上加霜。

荷兰首相

更深远的影响,是投资环境的“信任坏死”,这种被外界视为“高度例外”的政府干预,正在动摇全球资本对欧洲投资环境的根本信心。

当规则可以被轻易扭曲,当商业行为随时可能被政治绑架,资本最终只会用脚投票,转向政策更稳定可靠的地区。

对英国而言,强行出售曼彻斯特工厂的代价更是极其高昂,与纽波特工厂不同,曼彻斯特是安世自有的核心产线,技术和人员绑定极深,强行剥离将面临巨额赔偿和无休止的法律诉讼。

图片来源网络

更重要的是,此举将严重破坏英国本土的半导体生态,最终可能导致产业的空心化。

结语

安世半导体的困境,是其赖以成功的全球化高效模式,在地缘政治断裂带上遭遇的必然产物,荷兰与英国的行动,无论如何用法律和安全来包装,其本质都是对全球化产业链的一次精准打击。

参考信息

RFI2025-10-30《闻泰科技指要让安世半导体恢复从中国出口,须恢复张学政CEO职位》

Citybiz《Vishay Intertechnology以1.77亿美元收购Nexperia位于纽波特的晶圆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3

标签:科技   荷兰   英国   中国   芯片   工厂   曼彻斯特   半导体   英国政府   波特   全球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