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清晨,小米创始人雷军终于更新了自己的动态,表示自己再一次打卡健身房,而这也是他2025年以来第42次健身。
这条看似普通的动态,却暗含深意,因为这位身价千亿的小米创始人,刚刚经历了他创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个月”。
雷军在动态中坦言,过去这段时间情绪低落,取消了大量会议和出差计划,甚至一度暂停了社交媒体的互动,“但静下心来思考后,逐渐找回了前行的勇气”。
雷军的“至暗时刻”,可能与小米的核心战略密切相关,2024年,小米SU7的横空出世曾让雷军风光无限。
这款纯电轿车以230天交付10万辆的成绩,刷新了行业纪录,更以6分46秒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成绩,让全球汽车界侧目。
但光鲜背后,是雷军对产能、定价和市场竞争的如履薄冰,他曾透露,SU7发布前夜,团队因定价问题争论不休,最终咬牙将价格定在21.59万元,比Model 3低近3万元,“只为向行业前辈致敬”。
然而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小米第二款车型YU7的发布传闻引发争议,外媒猜测其可能延期,甚至传言造车团队面临调整。尽管官方辟谣,但市场对小米能否延续SU7奇迹的质疑声不断。
不过这还只是关于雷军“最后一次创业”上的问题,毕竟为了制好小米汽车,雷军也算是“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
而且雷军还是全网公认的“劳模”,频繁地更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甚至比卖货主播都要累。
本以为这样的努力能够让小米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上进步更快,以此不辜负小米老板亲自上任,可没想到一切都源于3月29日那一天。
要知道3月29日小米车祸事故,瞬间让小米备受舆论的漩涡,3名年轻女孩的去世,让网友们对于“智驾”产生了极大的争议,这不仅影响了小米汽车的销量,还影响力整个公司的信誉和股价。
虽然事后雷军也出面回应了小米汽车车祸事件,但从那之后雷军更新个人社交媒体的频率开始下滑,可能也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再加上4月16日之后,我国相关部门再次更新明确规定“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区别,小米也由原来的“智驾”改成了“辅助驾驶”。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都是为了让人们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成果,但也可能会造成人们对误解。
除此之外,5月8日,对于汽车应急式车内门把手再次有要求,必须增加保护装置,这些规定对于小米汽车后续的制造过程可能也要有一些改变。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身价超千亿的老总,雷军确实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减压方式。
在此次雷军发文中,他已经在今年连续42次健身房打卡,也就是说他平均每个月都要去10次以上,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减压的方式。
要知道小米汽车在在创立之初,雷军就已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怕自己失败后,没有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科技产品。
如今在全国汽车市场份额中,小米汽车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也算是非常成功了,并且已为小米带来意外红利,很多消费者因汽车体验转而购买小米高端手机,形成“生态反哺”,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闭环,正是雷军对抗周期波动的底牌。
当然也正是因为雷军的身份,才会让他产生恐惧、焦虑甚至自我怀疑,毕竟肉身凡胎的能量,挑战看似不可能的极限还是很困难的,而健身房的第42次打卡,或许正是下一场战役的起点,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雷军: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