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何不到百年就亡了?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有多乱,就明白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前言·】——》

说起古代王朝,哪个能比得上元朝的奇葩?这个由蒙古人建立的帝国,从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到被明朝推翻,前前后后才97年。

别的朝代动不动就几百年,元朝怎么这么短命?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自己作死。

蒙古人打天下的时候凶得很,可治理天下的时候却把老祖宗那套部落争斗的毛病全带进了皇宫。

皇帝宝座就像个烫手山芋,今天你坐明天他坐,兄弟反目、叔侄相残的事情层出不穷。

上面的人忙着窝里斗,下面的老百姓能不造反吗?

草原霸主进京城,游戏规则全变样

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时候,那叫一个威风。

骑着马挥着刀,把那些不服的部落一个个收拾得服服帖帖。

到了他孙子忽必烈这一代,这位聪明的蒙古王子看明白了一个道理:光靠马背上的功夫,治不好这么大的国家。

忽必烈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这位元世祖可不是个莽夫,他学汉人的制度,用汉人的官员,还真把这偌大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那时候的元朝,版图大得吓人,从朝鲜半岛到中亚,从西伯利亚到越南,简直就是个超级帝国。

忽必烈活着的时候,一切都很太平。

老皇帝威望高,手段硬,底下的人不敢造次。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蒙古人骨子里还是草原民族那套思维。

在草原上,强者为王,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这套逻辑搬到皇宫里,就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权力游戏。

忽必烈死后,他儿子铁穆耳当了皇帝,就是元成宗。

这位皇帝倒还算本分,没搞什么大的动作。

可铁穆耳一死,麻烦就来了。

按照汉人的传统,应该是儿子继承父业,可蒙古人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只要是黄金家族的血脉,人人都有资格争夺汗位。

这种想法一旦在皇室里蔓延开来,后果可想而知。

铁穆耳死后,皇位没传给他儿子,而是传给了他侄子海山,也就是元武宗。

海山能当上皇帝,全靠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支持。

兄弟俩当时约定好了:海山当皇帝,死后把皇位传给弟弟,再由弟弟传给海山的儿子。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

海山死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确实当了皇帝,就是元仁宗。

可等到他要死的时候,却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而不是海山的儿子。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兄弟阋墙成常态,皇宫变成战场

硕德八剌当了皇帝,就是元英宗。

这小子脾气不小,野心更大。

他不满足于只当个傀儡皇帝,想要真正掌握大权。

可朝堂上那些老臣子哪里肯让一个毛头小子骑在自己头上?

元英宗想改革,想整顿朝政,结果把一帮既得利益者给得罪了。

1323年,也就是至治三年,一群大臣发动政变,把元英宗给杀了。

这在中国历史上叫"南坡之变",标志着元朝皇室内斗正式拉开序幕。

元英宗一死,皇位又成了香饽饽。

这回轮到晋王也孙铁木儿登场了。

这位晋王是元武宗海山的儿子,按理说确实有继承权。

可问题是,朝堂上的势力错综复杂,谁也不服谁。

也孙铁木儿虽然当了皇帝,就是元泰定帝,可他的统治基础并不牢固。

元泰定帝死后,事情更加混乱了。

他的儿子阿速吉八还是个孩子,根本镇不住场子。

这时候,元武宗的另一个儿子和世㻋从漠北杀回来了。

这位和世㻋在蒙古草原上积累了不少实力,一回到中原就和朝廷军队打了起来。

和世㻋这个人很有意思。

他在漠北的时候就不安分,经常和朝廷作对。

元泰定帝在位的时候,多次派兵征讨他,可就是拿他没办法。

和世㻋手下有一帮死忠的蒙古武士,在草原上如鱼得水。

等他决定夺取皇位的时候,这些人就成了他最大的本钱。

1328年,和世㻋的军队攻入大都,推翻了阿速吉八的政权。

和世㻋终于当上了皇帝,就是元明宗。

可这位皇帝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在一次宴会上被人下毒害死了。

凶手是谁?就是他的弟弟图帖睦尔,也就是后来的元文宗。

毒酒一杯兄弟情,权力面前无亲情

元明宗和世㻋的死,标志着元朝皇室内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兄弟相残,这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罕见,可像元朝这样频繁的,还真不多见。

图帖睦尔毒死自己的哥哥,夺取了皇位。

这位元文宗倒是个文化人,喜欢诗词歌赋,可治国理政的本事实在有限。

他在位期间,元朝的政治更加混乱,经济也每况愈下。

元文宗死后,皇位传给了元明宗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就是元顺帝。

这位皇帝算是元朝的末代君主,在位时间也最长,整整35年。

可这35年里,元朝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苟延残喘着。

元顺帝本人其实不算昏君,他也想振兴元朝。

可问题是,经过几十年的内斗,元朝的统治基础已经彻底动摇了。

朝堂上各个派系明争暗斗,地方上各路诸侯各自为政,整个国家就像一盘散沙。

更要命的是,元朝的经济也出了大问题。

连年的内战消耗了大量财富,天灾人祸更是雪上加霜。

黄河泛滥,庄稼颗粒无收;疫病流行,人口大量死亡。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就要造反。

这时候,一个叫朱重八的农民站了出来。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重八出身贫寒,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苦难。

父母兄弟都在饥荒中死去,他自己也差点饿死。

这样的人一旦起来造反,那股狠劲是皇宫里的贵族们无法理解的。

民心散尽江山倾,新朝崛起旧朝终

朱重八起义的时候,元朝还有机会挽回局面。

可元顺帝和他的大臣们忙着内斗,根本没把这个农民放在眼里。

他们以为,就像以前无数次一样,派几支军队过去就能把叛乱镇压下去。

可他们想错了。

朱重八不是普通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这个人有头脑,有手段,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从参加郭子兴的义军开始,朱重八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和政治眼光。

朱重八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徐达。

徐达这个人打仗有一套,而且对朱重八忠心耿耿。

朱重八称帝建立明朝后,徐达就成了他手下的第一大将。

1368年,徐达率领明军攻打元大都。

这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力量抵抗。

元顺帝眼看大势已去,带着残余的蒙古贵族逃回了草原。

徐达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大都,元朝就此灭亡。

整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可实际上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

从1351年各地义军四起,到1368年元朝灭亡,这十几年里中华大地上战火连天。

无数人死在战争中,无数家庭家破人亡。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元朝皇室那无休止的内斗。

元朝的皇帝们为了争夺那个龙椅,可以兄弟相残,可以叔侄相争,可以不择手段。

他们把个人的权力欲望看得比国家的前途还重要,把家族的利益看得比百姓的死活还重要。

这样的统治者,怎么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朱重八之所以能够推翻元朝,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在那个人吃人的年代,朱重八给了老百姓一个希望:跟着我,就能有饭吃,就能活下去。

元朝的覆灭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任何一个统治者,如果只想着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而不顾人民的死活,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甚至毁掉一个朝代。

元朝不到百年就灭亡了,根本原因就在于统治者把权力当成了私人财产,当成了可以随意争夺的战利品。

他们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应该服务于人民。

脱离了人民的统治,不管多么强大,最终都会土崩瓦解。

结语

元朝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强大的帝国,如果统治者只知道窝里斗,迟早会完蛋。

蒙古人能征善战,可他们把草原上那套你争我夺的思维带进了皇宫,结果把好好的一个朝代给折腾散了。

皇帝们忙着争权夺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造反,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权力这东西,得来不易,用好更难,可一旦用错了地方,那就是自掘坟墓。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历史   皇位   元朝   海山   皇帝   蒙古   文宗   儿子   权力   兄弟   统治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