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涨到暴跌,新消费的成年礼

最近,港股新消费板块上演了一出过山车行情。


今年下半年以来,万得新消费指数自10月初见顶,截至目前已大跌接近10%。



数据来源:Wind,截取至2025/6/10-2025/11/7


今天,这些曾经的明星股集体跳水:泡X玛特单日大跌超6%,蜜X集团跌超3%,老X黄金跌近3%。


就在今年上半年,这些公司还是股市的当红炸子鸡。短短几个月,为什么新消费突然就不香了?


【跌因之一:涨得太猛】


今年上半年,新消费股的涨幅惊人:老X黄金上市一年涨20倍,泡泡X特3年30倍,蜜X集团上市三个月翻倍。


涨得太快,需要喘口气


打个比方,一个人连续跑了好几公里,速度越来越快,这时候他需要停下来喘口气,这很正常。股票也一样,涨得太快太猛,就需要休整一下。更何况,这些股票的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


赚钱的人开始落袋为安


由于年内大涨,老X、泡X等热门股聚集了大量的获利盘。想想看,那些在低位买入的投资者,账面上已经赚了几倍、十几倍甚至二十倍。


当股价开始震荡,他们自然会想:该卖一些落袋为安了。这就叫获利回吐——赚了钱的人开始卖出兑现,当卖出的人多了,股价自然就跌了。


这种调整是市场的正常现象,不代表公司基本面出了问题,只是涨得太快需要消化一下。


【跌因之二:市场不买账】


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虽然不少新消费公司依旧给出了亮眼的财报,比如泡X玛特三季度收入同比翻了240%,但投资者却已经开始担忧未来的业绩。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投资股票,买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之前泡X玛特的业绩基数较低,增长200%虽然亮眼。


但今年基数大了,明年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增速吗?这是所有投资人心中最大的疑惑。


这也是为什么业绩出来之后,股价没有大涨,甚至还下跌的主要原因。


各种质疑声音开始出现


除此之外,老X黄金、蜜X集团等公司,都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冒出了各式各样的质疑:老X黄金:一口价模式能持续吗?排队抢购会不会只是一阵风?泡X玛特:LABUBU之后还有什么爆款?IP能持续火吗?蜜X集团:下沉市场还有多大空间?门店已经4.6万家了。


市场最怕的不是公司现在不好,而是担心未来会变差。一旦这种担忧情绪蔓延,股价就会提前反应,先跌为敬。


【跌因之三:科技股抢戏,资金大挪移】


10月份以来,市场风向突然变了:科技股全线走强,成为资金追捧的新宠。主力资金大量流入电池、软件开发、通信设备等板块,10月24日科技股甚至带动上证指数创下十年新高。


与此同时,新消费板块的资金却在悄悄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市场总是在寻找更具备诱惑的叙事。毕竟在资本市场中,短期最重要的就是叙事为先。


上半年,新消费的故事很吸引人: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买单,IP经济充满想象空间,古法黄金走奢侈品路线、对标爱马仕。


这些叙事让投资者看到了中国消费的另一面,资金自然蜂拥而入。


但到了下半年,人工智能应用全面落地、消费电子进入新一轮复苏周期、半导体国产化加速推进,再加上特朗普关税政策推动抢出口效应,科技板块的想象空间似乎更大、确定性也更强。


资金就像水一样,总是往更有吸引力的地方流。当科技股展现出更强的赚钱效应时,资金自然就从消费股转向了科技股。


这种现象在投资里叫板块轮动,是市场的正常现象。今天科技火了,明天可能又轮到别的板块。没有永远的热点。


新消费的三大风险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新消费股跌了这么多,是不是可以抄底了?


风险一:商业模式尚未经过时间检验。 新消费公司成立时间都不长,IP能否持续火爆、商业模式能否长期奏效都还是未知数。一旦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可能继续大跌。


风险二:高增速难以为继。 今年增长200%,明年基数变大后很难维持。如果增速降到50%,市场就会失望。投资看的是未来,不是过去。


风险三:情绪波动剧烈,资金已在撤离。 新消费股涨跌都很猛,普通投资者难把握节奏,容易高买低卖。而且现在资金正流向科技股,短期内可能继续承压。


新消费还值得投资吗?


虽然存在上述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新消费仍然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首先,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年轻一代更愿意为品质、为情绪、为个性化买单,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泡X玛特、老X黄金们只是这个趋势下的第一批受益者,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新消费品牌出现。


其次,真正优秀的公司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短期的股价波动不代表公司价值的变化。


如果一家新消费公司能持续推出爆款、不断验证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那它依然值得长期投资。


最后的话


新消费股从暴涨到暴跌,不过短短几个月。这再次验证了一个道理:投资没有永远的神话,市场总是在涨跌之间循环往复。


涨得快需要休整,高增长会放缓,资金会在不同板块间流动,这些都是市场的正常规律。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不是追涨杀跌,而是理解市场规律,控制投资风险。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市场   风险   资金   股价   板块   公司   投资者   科技股   未来   业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