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一个新闻,官方已经确认,年龄3岁以下的孩子每年可以领3600元的补贴。
从2016年国家放开二胎之后,到今年差不多已经快是“催生”的十个年头了。
但是,不管是放开二胎、三胎,还是直接给生育家庭发钱,都对生育率没有多大的影响。
自从2022年全年出生人数跌下1000万之后,直到目前仍然在900万多徘徊。
不管国家怎么催生,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可以说,在建国以来,如此大规模的年轻人不愿生孩子还是头一遭。
这些年轻人的父母非常着急,也加入了“催生”的队伍,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不结婚生娃,等你老了怎么办”。
那么,有孩子的家庭和没孩子的家庭,到底有什么差距呢?
家里有孩子的朋友们都知道,孩子被称为是“四脚吞金兽”一点也不为过。
从孩子出生那刻起,各种医院的检查、奶粉尿不湿,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与此同时,生了孩子之后,许多妈妈选择辞去工作专心在家带娃,这就意味着家里的收入变少了,但是支出却增加了。
有位宝妈博主晒出了自己第一个月“穷养娃”的账单,包括奶粉、尿不湿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总计3500多块钱。
然而,对于有娃家庭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孩子上学之后才是真正花钱的年纪。
数据显示,我国把一个孩子养到18岁的平均育儿成本是53.8万元,而养到大学毕业则需要68万元。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68万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家庭的财务状况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家庭成员之间更容易爆发矛盾。
当家庭财务长期处于透支状态时,就会引发人体皮质醇的水平升高,从而导致家庭冲突的频发。
与此相反,对于无孩家庭而言,既不需要付出过度的金钱,又不用付出时间和精力。
这些没有孩子的人,更愿意把金钱投入到生活质量上,所以日子过得比有孩家庭更加滋润。
如果说生孩子最大的好处,莫过于这世界上多了一个与自己最亲密的人。
当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血脉相连的浓厚感情。
有位博主发帖道,当他深夜开始思考生孩子的意义时,发现了有个孩子的重要性。
他写道,大部分人到了三、四十岁之后,生活就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多姿多彩了,每天都是在重复昨天,而向前看只剩生命的衰老和死亡。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孩子就会让人不断地挑战和尝试新事物,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当陪着孩子长大时,就好像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也算是重新感受一次童年的乐趣了。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生育是所有生命延续的本能,也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
虽然现代社会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但这仍然是所有生物生存的终极目的。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能够获得一种无法替代的亲密关系,从而提升内心深处的幸福感。
然而,对于无孩的家庭而言,这辈子也无法体会到这种快乐与幸福。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亲人们一个个离开人世之后,就会感受到难以抑制的孤独感。
在老一辈的观念中,生孩子的原因非常朴素,那就是“养儿防老”。
在养老保障完善的如今,“养儿防老”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保障,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数据显示,当无孩家庭的夫妇退休之后,生活的空虚感就会被放大,而无孩男性患上“退休抑郁”的概率是有孩者的2.3倍。
瑞士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发现,无孩家庭无法通过育儿过程实现生命的价值感,也没有建立起牢固的血缘链接,这是老年抑郁的核心诱因。
不仅如此,当无孩家庭进入老年时,还会面临生病时无人照看的困境。
北京老龄化社区调查显示,无孩老人突发急病时,获得救治的时间平均延迟达到28小时。
反之,对于有孩家庭而言,大多都能在生病时得到儿女的轮番照顾。
总而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孩家庭和无孩家庭差距会越来越大。
无论是选择要孩子还是不要,都要考虑到后果再做决定。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