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6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称“已批准对伊朗的攻击计划”,放话“本周末参战”,试图以武力威慑逼伊朗低头。
同一时间,伊朗驻华大使馆对外释放“中国全力支持伊朗反制美国”的信号,暗示获得东方大国的战略背书。
短短24小时内,这两则豪言双双被现实戳破——五角大楼紧急澄清“暂无作战时间表”,中国外交部则明确表态“反对任何单边军事行动”,直接给伊朗的“盟友想象”降温。
特朗普的“钻地弹神话”能否摧毁伊朗核设施?伊朗大使的“中国支持牌”为何打不响?当美伊同时炒作“王牌在手”,中国如何用一句话让双方清醒?
6月19日,多家外媒引用白宫匿名官员消息,称特朗普“批准了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方案”,并放风“美军可能本周末行动”。
报道特别强调,美军将动用单枚造价300万美元的GBU-57巨型钻地弹,这种重达13.6吨的炸弹号称能击穿60米厚的混凝土层,目标直指伊朗福尔道地下核工厂。
但这场“战争预告”很快露出破绽。首先,美国国防部当天辟谣称“尚未接到作战指令”,并质疑钻地弹的实战效果——福尔道核设施深藏山体之下,结构层远超60米,且伊朗部署了俄制S-300防空系统,美机突防成功率存疑。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真实意图被盟友揭底:巴基斯坦官员透露,美国只想“摧毁伊朗核计划”而非全面开战,所谓参战威胁实为逼迫伊朗弃核的筹码。
事实上,特朗普的“战争牛皮”早有前科。2018年他单方面撕毁伊朗核协议,却未拿出替代方案;2024年红海危机中,他多次要求中国“施压伊朗遏制胡塞武装”,但拒绝在巴以问题上让步,导致矛盾无解。
此次炒作军事行动,恰逢美国大选关键期——特朗普急需转移国内对关税战的批评,同时讨好犹太财团。可惜伊朗直接试射“泥石-2”弹道导弹回应,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硬碰硬的姿态让美国骑虎难下。
几乎与特朗普同步,伊朗驻华大使馆通过非正式渠道释放消息,暗示“中国将在美伊冲突中力挺德黑兰”。
此举立刻被西方媒体放大为“中伊结成军事同盟”,甚至炒作“中国正通过秘密航班向伊朗输送军备”。
但中国外交部的回应迅速击碎误读。6月20日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强调三点核心立场:反对军事冒险主义、坚持用对话解决伊以冲突、呼吁美国停止“拉帮结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方特意点明“红海危机根源在巴以问题”,这等于否定了伊朗将中国拖入代理人战争的幻想。
伊朗的误判其实有迹可循。2024年初红海局势紧张时,路透社曾断章取义报道“中国施压伊朗遏制胡塞武装”,称中方警告“若利益受损将影响中伊贸易”。
但原文明确显示,中国仅要求伊朗确保中方商船安全,西方媒体故意隐去了“中国利益优先”的语境,制造“北京遥控德黑兰”的假象。这种扭曲报道让伊朗产生错觉,以为可借中国制衡美国。
更深层矛盾在于战略目标错位。伊朗希望复制“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如92%天然气交易用本币结算),将中国绑定为安全伙伴;但中国始终恪守“不结盟、不干预”原则。
即便2018年对伊军售鱼-8反潜导弹,也仅限于维护霍尔木兹航道安全,绝非支持地区对抗。当伊朗大使试图把商业关系包装成军事同盟时,北京的澄清堪称一剂清醒针。
就在美伊互放狠话的当口,三架中国货机从西北机场起飞,经中亚向伊朗方向航行,途中一度关闭应答信号。
西方媒体如获至宝,渲染“中国军援抵达德黑兰”,但真相很快揭晓——机舱内装载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地面站设备,用于升级伊朗石油运输船的定位安全,避免在冲突区误遭袭击。
这个小插曲恰恰揭示了中国的中东策略:握紧利益纽带,但不越安全红线。具体操作上有三重布局:
6月21日清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改口:“制裁比炸弹更有效!”同日伊朗外长致电王毅,承诺“优先保障中方船只通行红海”。
两场高调表演黯然收场,恰印证了国际博弈的铁律——真正的底牌从不在嗓门大小,而在谁能把对手拖进自己的棋局。
当美国幻想用钻地弹吓瘫伊朗核计划时,忘了中国稀土卡着F-35战机的脖子;当德黑兰试图把中国捧为“反美盟主”时,忽略了北京会议室墙上始终挂着一幅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也许中东乱局最缺的不是新炸弹,而是60年前周恩来在万隆提出的那份老处方。
《特朗普威胁再次轰炸伊朗》——环球时报2025-06-30 08:34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