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江夏,在山水之间动起来 大青八户外运动村即将亮相

10月26日傍晚,江夏区青龙山脚下,大青八户外运动中心的十几栋原木小屋里透出暖黄灯光。

荒野风格的中央广场上,篝火点燃,十几名年轻人围坐在柴堆旁,欢歌笑语不时传来。传统窑炉里正烘烤着面包,飘出浓郁的麦香;整只的小黄牛在特制烤架上缓缓转动,油脂滴入火中噼啪作响。

窑烤面包新鲜出炉。

这个以荒野美学为特色、农文旅体商一体化的户外运动综合体已经开始试运行,将于10月28日正式迎客。11月7日至9日,2025年中国城市户外运动挑战赛系列活动将在江夏举办,主会场将设在这里。

■ “三山”之间享受户外之美

乘坐地铁7号线抵达青龙山地铁小镇站,步行两分钟就能抵达大青八户外运动村。

游客在大青八户外运动村打卡。

仿佛在瞬间完成时空切换。占地300亩的自然空间内,粗犷的原木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紫色的鼠尾草正开放得热烈,各种自然元素与野生植物的点缀,让荒野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原燎牛牛肉美食餐厅内,啤酒桶、壁炉、木船、荒野干枯花艺,墙面上挂着西部片的各种剧照,木质吧台、悬挂的煤油灯和墙面的复古枪套都在还原电影细节。工作人员均身着墨绿色衬衣,头戴两侧帽檐上翘的牛仔帽。

山原燎牛美食餐厅。

“我们要建的不是雷同的户外研学基地,而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感。”运动村负责人叶国安既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也是一个影迷,运动村的设计师就是他自己。

“你看,我们现在所在的牛肉餐厅是不是就像电影《决斗犹马镇》里的一个酒馆?”叶国安指着远处的近3000平方米的露营公园说,园区后期还将按照这部电影进行场景升级,这块草地将被打造为荒野决斗场景,为游客带来更真实的沉浸式体验感。

为何将运动村命名为“大青八”?叶国安解释,这是因为运动村紧邻大花山、青龙山、八分山,“三山”之间均有绿道相连,基础设施完善,全长33公里的徒步线路在户外运动爱好者中十分出名,这个运动村定位为户外运动爱好者集散地。

户外运动爱好者们跟随领队进行徒步活动。

目前,运动村涵盖露营、骑行、徒步、登山、桨板、跑步、飞盘、橄榄球等十余个运动项目。

叶国安介绍,运动村目前已开发出多条以“大青八”命名的徒步线路,里程从6公里到30公里不等,每天9:00由专业领队组织免费的徒步登山活动,定时定点出发,在登山过程中,还会由专业教练向户外运动爱好者传授户外技巧和求生知识。

户外运动爱好者们跟随领队进行徒步活动。

“我们希望降低户外运动门槛,让更多人享受自然乐趣。这里有专业教练、有同频的伙伴,想运动但苦于没经验或者没同伴的人,都可以放心‘无脑’出行。”叶国安说。

■ 感受“可带走的生活方式”

大青八户外运动村不仅提供户外运动服务,还是一个文化展示+美食体验+食材销售的农文旅体商综合体。

中午,结束户外运动的人们可以来到山原燎牛牛肉美食餐厅,享受一顿以“牛”为主题的特色美食,不仅包含美式窑烤、西餐牛排、中式卤味等全牛肉菜系,还主打各种牛肉主题的咖啡烘焙汉堡包子系列产品,厨房采用全透明设计,从食材的挑选到加工制作过程,食客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选用的牛肉有新鲜现杀的本土黄牛肉,也有澳大利亚的进口牛排。不仅要让游客吃得放心,更要让美味延续到日常生活中。”运动村运营负责人介绍,整个餐厅还是一个美食博物馆,无论是食材还是配料或是酒类,甚至是使用的餐盘器具,都可以购买同款。

运动村内设有大青鲜集生鲜食材超市,陈列着从牛头到牛尾的每一个部位,还有香肠、牛肉丸子、卤牛肉等美味。

这种“可带走的生活方式”延伸至每个角落。在户外运动中心,70%空间打造为咖啡茶饮社交区,30%空间为户外装备展销区,帐篷、炊具、露营桌椅等可租可售。运动村内摆放的茄子、辣椒、无花果等盆栽,是园区与周边农户合作提供的,既是装饰品,又能够售卖。不仅满足了游客需求,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来自武昌区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王磊正在户外运动村整理自己的登山装备,“徒步前在这里喝杯咖啡、租套装备,归来后再来这里冲个凉换身衣服,这种一站式服务太适合我们年轻人了”。

徒步活动之前,户外运动爱好者们在运动村热身。

夜幕降临,运动村的文化活力开始绽放。水塘边的亲子舞台迎来各类表演。

叶国安透露,他们正在筹备成立三支乐队,分别是西部牛仔乐队、乡村音乐乐队,还有儿童表演乐队。

“让大家在愉快地运动后,能够边聚餐边享受音乐。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项目负责人表示。

徒步活动结束后在美食餐厅就餐。

■ 深度激活江夏山水资源

在运动村的服务中心,一幅巨型手绘地图格外醒目。地图上不仅有“大青八”三山的徒步线路,还有环江夏长江段、环梁子湖的徒步线路,以及桨板点位等。此外沿线的民宿、农庄、采摘、餐饮等也被一一标注出来。外地游客张先生正用手机拍摄地图:“这个攻略很全,等有时间了我计划把这些经典徒步线路全部走一遍。”

大青八户外运动村紧邻江夏“三山”。

“江夏拥有‘三山三水三分田’的绝佳禀赋,”大青八专业教练王教练已经深耕江夏户外领域十年,他感慨道,“过去这些资源相对分散,现在运动村成为集散枢纽,我们能够系统规划线路,让游客一站式体验江夏之美。”

“户外运动村只是一个集散地,运动场景其实是整个江夏的山水资源。”叶国安谈起未来愿景,“希望能够将市内外游客吸引过来,以运动村为圆心,辐射整个江夏,带动江夏文旅产业发展。”

叶国安的想法与江夏区文旅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区文旅局负责人介绍,江夏区明确打造“体旅融合户外运动目的地”:“江夏水域面积占全市近一半,136个湖泊星罗棋布,118座山体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大青八模式正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的重要实践。”

11月7日至9日将在江夏举办的2025年中国城市户外运动挑战赛系列活动,包含家庭户外挑战赛、金秋露营季、欢购生活荟等,通过国家级IP聚合国内外优质户外运动资源,拓展赛事运营、营地建设、装备销售、技能培训等产业链条,进一步激活江夏区山水资源。

【短评】户外文旅活力圈,都市体验新去向

“大青八”运动村融合了“荒野美学、在地文化与产业协同”,不仅为都市人提供了诗意栖居的新场景,更揭示了文旅经济的进化新思路。

场景重构让物理空间升华为情感载体。“大青八”将电影美学植入自然肌理,荒野景观与西部片场景交融,营造出沉浸式叙事场域。当游客在主题餐厅品味炭烤牛排,消费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对拓荒精神的符号化体验。

产业融合让单一业态延展为价值网络。项目构建“户外运动+在地农业+文化创意”三维生态,70%咖啡社交空间与30%装备展销形成黄金配比,平衡了休闲与功能,既满足即时消费需求又创造延伸价值。与农户合作的蔬果盆栽,则完成田园意趣的都市转译,形成可持续的在地循环。

城市更新让地理坐标升格为精神图腾。作为地铁直达的户外综合体,“大青八”以33公里步道串联三山,借国家级赛事赋能,形成了城市与自然连接的文化地标。相较于传统景区的打卡式游览,其“轻量化户外”模式——专业领队、装备租赁、社交集成,精准满足都市人群对健康生活与心灵疗愈的双重需求。

“大青八”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型,说明真正的文旅创新不在于堆砌景观,而在于激活文化基因,构建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社群的新型对话机制。

(武汉市社科院农村与生态研究所所长 朱哲学)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旅游   大青   户外运动   山水   荒野   户外   游客   牛肉   餐厅   美食   场景   线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