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没捷径,NBA的现实比你想的更残酷

如果说NBA的季前赛是一场“适应力”的考试,那么杨瀚森的最后一场,无疑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3分、1助攻、1盖帽、1抢断——数据冷得发抖;零篮板、6犯离场——结局更像一次突然而来的警钟。

更残酷的是,对面的爵士可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强队。可就是面对这支“西部鱼腩”,小杨依然打得艰难,仿佛又回到了季前赛首秀时那个不知所措的自己。


凯斯勒和菲利波夫斯基的“教学课”

爵士的双塔凯斯勒与菲利波夫斯基,一个强壮、一个灵活,对内线保护和篮板控制近乎苛刻。面对他们,小杨无论吨位、臂展还是力量都占不到便宜。

首节,他的机会不多,但那记冷静命中的三分一度让人看到希望。那是他整场最闪亮的瞬间,也像是夜空里一颗孤独的流星。可惜,光芒只一闪而过。

随后他试图突破造杀伤,却被爵士的乔治聪明地造了个进攻犯规。攻守之间的落差,让他再次陷入被动。


拼劲有余,节奏失控

杨瀚森依旧是那个积极的拼命三郎。第二节,他靠着良好的站位和嗅觉,连送盖帽与抢断。可正如很多年轻球员一样——“太想表现”往往意味着“容易犯错”。

与菲利波夫斯基争抢篮板时,他出手过猛,结果把对手一掌拍翻在地。犯规数早早来到3次,体能消耗也随之加剧。

更要命的是——盐湖城的高原主场,对体能是残酷的考验。上两场在波特兰,他还能撑足全场;这一次,上半场就开始气喘如牛。


被凯斯勒打成“背景板”

下半场,小杨没能找回状态。第三节刚开场,他就被凯斯勒狠狠“上了一课”。

凯斯勒在他的头上抢前场板、补篮、策应、投三分……几乎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集锦时刻。
对位数据更是刺眼——
当小杨被限制在3分1助攻时,凯斯勒已豪取14分10篮板8助攻外加2帽2断。

更让人心凉的是:队友的信任开始崩塌。顶弧位置,小杨已经空位三分,却被队友无视。那一瞬间,他就像被隔离在球队体系之外。


从惊艳全场到跌回原点

回看他此前三场的轨迹,更像一条过山车曲线。

然而到了G4,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那些成长的幻象,被现实撕开了口子。


成长必须“撞墙”

一场惨败,也许恰恰是成长的最好礼物。
NBA不是谁的舞台,而是一台巨大的筛选机器。它不看你出身、不管你是天才还是希望之星——它只看你能否扛得住冲撞、熬得过孤独。

杨瀚森在短短四场比赛中,已经体会了“被忽视”“被针对”“被上课”的滋味。
但这些“撞墙期”,才是真正的NBA入门课。


从“能打”到“能撑”

杨瀚森不是没有亮点,他有手感、有传球、有球商;
但在NBA的体系里,他还缺两样最关键的:稳定和底盘

稳定,是能在每场比赛都交出差不多的内容,而不是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
底盘,是对抗、力量、经验的结合,是在凯斯勒面前能稳稳站住脚。

也许这个冬天,小杨的出场时间会越来越少,甚至会被下放发展联盟。可这不是挫败,而是积累。
因为任何一个在NBA立足的亚洲球员,都要走过这条布满荆棘的路。


从“泼冷水”开始的热血征程

季前赛结束,杨瀚森的成绩单不算好看,但至少,他交出了一份真实的自我

球迷喜欢他,不是因为他完美,而是因为他敢打、敢摔、敢去拼。
未来的NBA征程,他可能还会有无数次“撞墙”,但每次撞墙,都是成长的刻痕。

正如有人说的那句话——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都能更清醒地站起来。”

这一夜,小杨失落离场。
但对一个20岁的新秀来说,这不是结局,而是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体育   捷径   残酷   现实   篮板   爵士   球员   盐湖城   稳定   征程   底盘   体能   会儿   队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