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默特1945年出生在以色列的比尼亚米纳镇,那时候还是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地区。他的家族本来是俄罗斯犹太人,爷爷叫约瑟夫·奥尔默特,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从萨马拉地区逃出来,1919年到了中国东北的哈尔滨。
哈尔滨当时是中东铁路的中心,犹太移民不少,约瑟夫在那开木材生意,一直住到1941年去世,葬在当地犹太公墓。他的爸爸莫迪凯1914年生在俄罗斯,但童年和青年都在哈尔滨度过,会说一口东北话,还加入了贝塔尔青年组织,那是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分支。
1933年,莫迪凯22岁时移居巴勒斯坦,后来娶了贝拉·瓦格曼,两人都在以色列定居。莫迪凯后来从政,当过以色列议会成员,从1955年到1961年代表赫鲁特党。
奥尔默特从小听爸爸讲哈尔滨的事,爸爸晚年88岁去世时,最后一句话还是用普通话说的。这让奥尔默特对哈尔滨有种特殊感情,虽然他自己没在那生活过。年轻时,他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学心理学、哲学和法律,毕业后开律师事务所。军旅生涯在戈兰尼旅服役,受伤后转做军事记者。
1973年,他28岁就进议会,当选利库德集团议员,那时候他是最年轻的议员。赎罪日战争期间,他参与后勤工作。1980年代,他当卫生部长,推动医疗改革。1993年,他当选耶路撒冷市长,连任到2003年,任内搞城市基础设施,比如建轻轨和改善排水。2003年,他当副总理兼工业贸易部长,负责经济政策。
2006年,总理阿里埃勒·沙龙中风,奥尔默特代理职务,同年5月正式上台,领导前进党政府。那时候以色列面临中东问题,他处理黎巴嫩冲突,但战后被温诺格拉德委员会批评管理不当,民调掉到3%。
他还推动巴以和平谈判,2007年安纳波利斯会议就是一例,虽然后来因加沙战争中断。他支持阿拉伯和平倡议,愿意让步换和平,但国内右翼反对。他还公开谈伊朗核问题,呼吁国际干预,但也因核模糊政策言论惹争议。
现在说说2007年访华这事。那年1月9日,奥尔默特到北京,这是他上台后首次访华,也是以色列总理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行程三天,主要谈经贸、科技合作,还表达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中国方面接待,双方签协议,涉及农业和科技。
奥尔默特去参观中以合作奶牛场,强调两国农业交流。他还去长城和奥运场馆转转,但重点是哈尔滨。他提出要去哈尔滨,因为家族在那有根。中国同意安排,他1月11日飞过去,参观犹太公墓,爷爷的墓就在黄山公墓。
那公墓1903年建,1958年迁到郊区,有五百多座墓。奥尔默特在那说自己是半个哈尔滨人,因为祖父和父亲在那生活多年,哈尔滨对犹太人包容,帮助他们避开欧洲迫害。这话媒体报道后,引起注意,凸显中以历史联系。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哈尔滨。2004年,作为副总理,他来过一次,祭祖,说父亲从未忘中国故乡。这两次访问都加强两国关系,中国修复哈尔滨犹太遗址,投入资金维护公墓,按犹太风格重建建筑。
公墓中央有碑,刻奥尔默特题词“我的根在中国”。两国贸易从那时起增长,涉及灌溉技术和医疗设备。以色列企业在中国设厂,中国出口电子产品到以色列。
访华后,奥尔默特继续推动中以合作,但国内麻烦多。2008年,他面临腐败调查,包括2005年银行私有化时涉嫌帮朋友利益,还有2004年小企业局任命问题。他否认,但调查升级。税局贿赂案牵涉他助手,他办公室卷入。
民调低,加上黎巴嫩战批评,他2008年9月辞职,2009年3月内塔尼亚胡接班。卸任后,奥尔默特被起诉,罪名包括收贿和妨碍司法,涉及耶路撒冷市长和贸易部长时期。2012年,一宗欺诈罪成立,但部分无罪。2014年,重审判他6年监禁,2016年2月入狱,2017年7月假释出狱。
出狱后,他写回忆录,接受采访,继续谈对中国好感,支持中以纪念活动。中国犹太学者去以色列,他接待,提供帮助。哈尔滨公墓成历史遗址,吸引游客。两国关系持续发展,2020年代签协议,合作网络安全和可再生能源。奥尔默特的政治生涯有污点,腐败定罪让他名誉受损,但家族与中国联系成中以友谊象征。
总的看,这句“半个哈尔滨人”不只是个人情感,还连着大历史。犹太移民到中国避难,建国后两国互动,访华成转折点。奥尔默特生涯起落大,从市长到总理再到囚犯,但家族根在中国这点不变。
现实中,类似移民故事多,提醒全球联系紧密。希望中以继续合作,避开地缘冲突,专注经济和文化。话说回来,哈尔滨现在是旅游地,犹太建筑还剩不少,去看看能感受到那段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