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早聪明?还是说话晚聪明?看看儿科医生怎么说

娃说话早更聪明?我问了3 个儿科医生,真相跟 “贵人语迟” 不一样!

我发现,当妈后总爱跟身边娃比较。

最近,我妹妹带娃去小区玩,隔壁宝妈抱着1岁2个月的娃,人家已经能清晰喊 “妈妈抱”“要球球”。

我妹妹看着自己地娃,只会啊啊啊指东西,心里瞬间慌了:是不是我家娃发育慢?说话晚的娃真的更聪明吗?

一、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吗?看儿科医生怎么说

老一辈总说 “贵人语迟”,说说话晚的娃心思深、更聪明。

这话我之前也信过,直到我专门去问了3个儿科医生,才发现自己理解错了。

“贵人语迟” 其实出自《论语》,原话说的是 “贵人语迟,敏于行却不讷于言”。

意思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咋爱说漂亮话,但心里有数、做事麻利。

跟孩子说话晚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现在倒好,这话被传成了 “娃说话晚就是聪明”,不少家长像我之前那样,明明觉得娃说话进度慢,却抱着 “贵人语迟” 的想法不重视,最后真耽误了的也有。

后来我又追着医生问:那说话早的娃,是不是就更聪明?

医生笑着摇了头:娃聪不聪明,哪是说话早晚能定的?

基因先占一部分,后天带娃的方式更关键!

比如平时陪娃玩不玩益智游戏、读不读绘本,甚至孕期妈妈吃的营不营养、心情好不好,都会影响娃的发育。

而且判断娃聪不聪明,得看全面:比如会不会自己搭积木、能不能听懂简单指令、跟人互动积不积极,语言只是其中一项。

所以真别纠结 “早说晚说”,重点是得知道娃每个阶段该会啥,别错过关键期。

二、孩子语言发展的里程碑,可对照自家娃

我之前翻阅《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书,专门把不同月龄娃的语言里程碑记下来了,宝妈们可以对照看看:

3-4 个月的娃,会用眼睛跟你对视,还能发出 “啊咕”“巴巴” 的声音,虽然是无意识的,但也是在 “练嘴”。

我家娃那时候,早上醒了就躺着 “啊啊” 叫,我一回应,他就笑得特别开心,现在想想,那就是最早的语言互动呢。

5-7 个月的娃,特别爱模仿。

这个阶段的娃,喜欢模仿大人声音和动作,比如你笑他也笑,你咳嗽他学你;

我家娃那时候,我咳嗽一声,他就跟着 “咳咳” 学;我拍手,他也会攥着小拳头跟着晃。还会发出各种怪声,一会儿 “啊啊” 一会儿 “啵啵”,听得人特别乐。

8-9 个月的娃,会把声音连起来,像模像样地 “说话”,虽然我们听不懂,但调子还挺像那么回事。

有的娃这时候还能清晰发出 “爸爸”“妈妈”,我家娃是先会喊 “爸爸” 的,我老公当时高兴得半夜起来给娃冲奶粉。

10-11 个月的娃,会用动作 + 声音表达需求。

想要玩具了,就指着玩具 “啊啊” 叫;想让人抱,就伸着胳膊往你怀里扑,还哼唧着撒娇。

12-18 个月的娃,就开始说简单的词了,比如 “饭饭”“水水”“车车”,而且知道这些词的意思。

我家娃 14 个月的时候,看到我拿奶瓶,就会喊 “奶奶”(他把奶粉叫奶奶),那时候我真的特别惊喜,感觉之前的 “废话” 没白说。

18-24 个月的娃,就能说短句了,比如 “妈妈抱我”“我要吃”,大人说的话也能听懂大半。

这里要提醒下:如果娃18个月了,还不会喊爸爸妈妈,也不会用动作表达需求,建议要带娃去医院看看,别拖着。

虽说说话早晚正常,但说话早的娃,确实在表达上更占优势。

毕竟语言是获取信息、跟人交流的工具,能早开口、说清楚,娃学东西、跟小朋友玩的时候,也会更自信。

三、如何让娃早开口,说更好?

分享 3 个我亲测有效的方法,帮娃早开口、说更好:

第一,从出生就开始 “跟娃聊天”。

很多宝妈觉得,娃太小听不懂,跟他说话没用。

但医生说,娃的语言理解能力,比表达能力早好几个月。你跟他说的话,他都在悄悄记着呢。

我家娃从出生起,换尿布的时候我就跟他说:“宝宝我们换尿布啦,先抬抬小屁股哦”;喂奶的时候就说:“宝宝慢慢吃,别着急”。

虽然他一开始没反应,但坚持到3个月左右,我一说话,他就会转头看我,还会 “啊啊” 回应,特别神奇。

第二,多鼓励,别纠正。

娃刚开始说话,肯定吐字不清,比如把 “姥姥” 说成 “咬咬”,把 “汽车” 说成 “汽七”。

这时候千万别打断他说 “你说错了,是姥姥不是咬咬”,这样会打击娃的积极性。

我家娃之前说 “狗狗” 说成 “抖抖”,我没纠正,而是笑着重复:“对呀,这是狗狗,毛茸茸的狗狗”,慢慢的他自己就说对了。

还有语言环境要统一,别妈妈说普通话、奶奶说方言、爸爸说外语,娃容易懵。

我们家一直跟娃说普通话,虽然我婆婆偶尔说方言,但跟娃互动时也会尽量说普通话,娃接受起来就快很多。

第三,多带娃 “多感官体验”。

光靠说不够,得让娃边看、边听、边摸,印象才深。

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带娃去公园,看到小鸟就指给她看:“宝宝你看,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叫”;看到小花就让她摸一摸(确保安全的花):“小花软软的,是红色的”。

在家的时候,也会陪她听儿歌、读绘本。我家娃特别喜欢一本动物绘本,每次读到 “小猫喵喵叫”,她就会跟着学 “喵喵”,还会用手做小猫爪的动作。

其实带娃学说话,没有啥捷径,就是多陪伴、多互动。

小书虫妈妈育儿感悟:

孩子说话早晚跟智商高低、聪明与否没有直接的关系!

别跟别人家娃比,也别被 “贵人语迟” 误导,只要我们用心引导,每个娃都会慢慢开口,用自己的方式跟这个世界对话。

看着娃从 “啊啊啊” 到喊出第一声 “妈妈”,再到跟你说 “我爱你”,那种幸福感,真的只有当妈后才懂。

姐妹们,你家娃多大学会说话?欢迎到评论区一起来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育儿   儿科医生   聪明   说话   孩子   贵人   我家   妈妈   语言   爸爸   声音   动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