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边刚准备登机,华盛顿那头就掀桌子了。
在中美第四轮经贸磋商即将启动的前夜,一场“隔空喊话”的交锋把局势推向了新一轮紧张。
中方宣布对美芯片启动“双重调查”,而特朗普则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喊话,要求“32国”对华加征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不是巧合,是摊牌,是压力测试,也是一次看得见的博弈前奏。
特朗普一出手,招式依然熟悉。他在网络发文,扬言因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北约盟友应立刻停止进口俄油,同时对中国商品征收50%到100%的关税。
说白了,就是拿“挺乌”这张牌,逼盟友对中国下狠手。
乍一看似乎“正义凛然”,但细看逻辑有点拧巴。
能源问题是能源问题,贸易问题是贸易问题,特朗普却非要绑在一起卖。
把俄罗斯的油和中国的货放进一个锅里搅,听起来够“硬气”,实则逻辑跳跃,操作性几乎为零。
这场摊牌的真正动机,其实不难猜。特朗普正处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冲刺期,国内选情胶着,他需要制造“存在感”。
在选票面前,什么都能成为工具——中国、北约、欧洲能源危机,统统可以拿来炒作。
这是一种典型的特朗普式策略:喊得越狠,基本盘越稳。
但问题也很明显。他要求的这“32国”,其实就是北约国家加几个传统盟友。但这些国家真能听他的吗?
欧洲此刻正被通胀和能源双压夹击,德国、法国的制造业对中国市场依赖极深。
从汽车到奢侈品,谁敢轻易碰中国的关税?
说到底,这不是一项政策,而是一种姿态。特朗普要的不是马上拉起贸易战,而是给拜登制造麻烦,给盟友下套,给选民看“我狠我行”。
这场摊牌,更像一场政治表演,目标是搅浑水,让中美谈判变得更难。
而就在特朗普喊完话前后脚,中国商务部接连两次发声,宣布对美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同步展开反歧视调查,针对的是美国对华集成电路的限制政策。
两道公告接连发布,时间点选得极准,就在中方代表团启程赴美前夕。
这不是情绪化的回应,而是一种明确、有力的信号:中方愿谈,但不是被动挨打。
谈判可以继续,牌也必须亮出来。
被点名的“模拟芯片”可不是随便挑的。这类芯片在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扮演关键角色,美国这块的出口企业绝对会感到刺痛。
而反歧视调查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法律战”,对准的是美方近年来不断升级的技术打压。
这两招打得不激进,却精准。既展示了反制能力,也没有关闭谈判大门。尤其是代表团照常登机,哪怕外部风声鹤唳,依然按原计划赴美,释放的信号很清晰:中方依然愿意对话,但对话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
从动作节奏来看,中国并没有选择全面对抗,而是通过有限反制,提醒对方:别把握手当成退让,别把合作当成软弱。
这种张弛有度的出牌方式,既稳住了局势,也为接下来的谈判争取了主动权。
特朗普喊得震天响,但“32国”听得却有点尴尬。欧洲此刻的经济状况,注定了他们很难接住这口锅。
中国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意大利机械,这些支柱产业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一旦真的对华加税,损失最大的不是中国,而是欧洲自己。
更别提欧洲本身还在为能源问题焦头烂额。去年冬天的能源危机记忆犹新,现在还指望从俄罗斯之外的渠道稳定供给。
特朗普一句“立刻停止购买俄油”,说得轻巧,做起来可不是一句话的事。
但欧洲也不是完全自由的经济体。在安全和政治层面,它们仍然对美国有高度依赖。
尤其是北约当前的框架下,美国在安全事务上握有主导权,这让欧洲在很多重大议题上难以真正“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喊话其实是给欧洲出了道“两难题”:不配合吧,美国不高兴;真配合了,自家经济先垮。
这种夹缝中的尴尬,很可能会让欧洲选择“拖一拖、看一看”,既不附和,也不反对,继续用“战略自主”的话术来回避表态。
而这场风波,势必也会影响到即将开始的中美第四轮经贸磋商。中方代表团不可能对特朗普的话视而不见,肯定会在会谈中要求美方澄清,这到底是个人观点,还是代表政府立场。
拜登政府若不做出明确回应,谈判的信任基础就会被削弱。
对美方谈判代表来说,更是进退两难:一方面要推进磋商,另一方面又要应对特朗普制造的舆论压力。
既不能否定特朗普的影响力,又不能让中方觉得美国政策朝令夕改。
谈判桌上的每一句话,都得掂量着说。
在这种高压氛围下,想要在核心议题上取得突破,几乎不可能。
更现实的结果,是维持接触,争取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上取得有限进展,比如TikTok的监管方式。
但关税、出口管制这些深层次矛盾,短期内很难撼动。
从“双立案”到“摊牌”,中美这轮交锋还没上桌,先在空中打起了前哨战。
特朗普的高调喊话和中方的精准反击,勾勒出当前中美博弈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持续磋商的务实路线,另一条是极端对抗的政治施压。
特朗普这番操作,其实是一场三方的压力测试:对中国的韧性、对欧洲的忠诚、对拜登团队的应变力。
他不在台上,却仍能搅动全场,这就是美国政治的现实。
而中国的回应方式,也说明了一个态度:不怕摩擦,但不主动挑事;愿意对话,但不能被逼着谈。
在这种新常态下,中美之间的关系,注定要在对抗与对话中并行推进。
这轮磋商的结果或许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看清楚一个趋势:美国的对华政策,越来越无法预测,这种不确定性,才是全球市场真正的“灰犀牛”。
中美之间的谈判,不只是谈判,更是一场博弈的演练。
飞机已经起飞,牌已经摊开,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特朗普又逼北约:停买俄石油并对其制裁,还要对华加税——2025-09-13 22:59·观察者网
看看咱们是如何见招拆招的!中美经贸磋商前夕中方连出“重拳”——2025-09-15 07:55·京报网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