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不少人准备贴敷“三伏贴”,以求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但你知道吗?三伏贴并非“万能贴”,并非人人适用。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冬病夏治”的“三伏贴”的适用人群、禁忌人群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三伏天”日历出炉!
是时候预约“三伏贴”了
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年来“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最短”三伏天。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10天);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10天);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而发明的一种外用的贴敷治疗方法,分别在每年的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三伏贴”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这些“老毛病”人群
三伏贴可能是你的“救星”
“三伏贴”主要是利用夏季阳气最盛的时候,通过将特制的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达到扶正祛邪、调理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这些人群比较适合:
图源:豆包AI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这些疾病在冬季容易加重或复发,贴“三伏贴”可以通过调理肺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冬季发病的几率。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如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者。可以温补脾胃阳气,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骨关节病患者:
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寒湿阻塞经络是这类疾病的主要病机,“三伏贴”散寒除湿,可缓解疼痛。
亚健康人群:
尤其是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疲劳乏力者,可通过“三伏贴”调理气血,预防疾病。
抵抗力低的儿童:
体弱多病、易感冒的儿童,在医生指导下运用“三伏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三伏贴”并非“万能贴”
这5类人别跟风!
“三伏贴”虽然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但“三伏贴”并非“万能贴”,以下几类人群别盲目跟风。
孕妇:
孕妇禁用“三伏贴”,因为“三伏贴”中的药物多具有辛温、活血、走窜等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胎动不安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
皮肤敏感或有破损者:
“三伏贴”中的药物可能会刺激皮肤,对于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出现红肿、瘙痒、起疹子等症状。而皮肤有破损的人,敷贴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加重病情。
图源:豆包AI
急性疾病患者:
如正在发烧、咳嗽剧烈、患有急性肠胃炎等急性疾病的人,不宜使用“三伏贴”,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甚至加重症状。
热性疾病患者:
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结核病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人,属于热性体质或存在热证表现,使用“三伏贴”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热象,导致病情恶化。
2岁以下婴幼儿:
婴幼儿皮肤娇嫩,身体各个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使用“三伏贴”容易引起皮肤损伤和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使用。
正确使用“三伏贴”
这些细节别忽略!
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进行“三伏贴”敷贴。这些机构的医生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药物,保证敷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敷贴前准备:
敷贴前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涂抹护肤品、化妆品等。同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疾病史以及目前的身体状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
图源:豆包AI
控制敷贴时间:
不同人群的皮肤耐受程度不同,敷贴时间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敷贴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为2~4小时。具体时间要根据个人的皮肤反应来调整,如果出现明显的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取下敷贴。
敷贴后护理:
敷贴后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敷贴部位,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也要避免饮酒、吸烟。另外,敷贴后不要立即洗澡,最好在6小时以后再洗,洗澡时要用温水,避免使用冷水。
来源:综合自央广网、《共同关注》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更新时间:2025-07-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