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十三妹
很多人都说鸡排哥火的莫名其妙。
其实不然,他不火天地难容,早在两年前就有人预言他会火。
国庆前夕,他还成为当地文旅局的座上宾。有网友调侃说:这么大的架子,一点官也没有。
很多人没看懂背后的门道:这不是摆摊,这是布道;不是小贩,这是顶层设计的下沉。鸡排哥卖的从来不是鸡排,是“被尊重”的幻觉。
你去他摊位,他一口一个“宝贝儿”,记得你上次要多辣、少孜然,记得你娃不吃葱,记得你老公加班没空来接。你花6块钱,买到的是“人间值得”字温柔。
对比那些“主理人”咖啡馆——门口竖块小黑板“我们不欢迎上帝”,进屋先给你一张“预约制”冷脸,熟客有隐藏菜单,生客连Wi-Fi密码都不配知道。一顿饭吃完,钱花了,尊严没了,感觉被餐厅霸凌。
鸡排哥反着来:“大爷您别急,手机没电先吃,哪天方便哪天给。”“宝妈你咋把自己漏了?这可不对,这块我请。”一句话,把你从“流量”还原成“人”。
在“花钱像上坟”的时代,他让你花6块就能当上帝,这性价比,香奈儿看了都沉默。
一辆三轮车,底层逻辑其实是“用户分层”。别被那口油锅骗了,鸡排哥把“私域运营”玩得比PPT还溜。4:30以后不接散户,学生比路人便宜1块。
用互联网黑话翻译:精准筛选核心客群,提前锁死未来20年的复购。小学生今天吃了,明天指定哭闹“还要鸡排叔叔”;家长哪怕加班,也得绕路完成“KPI”。
一块鸡排,套牢一家三口,这是“从娃娃抓起”的会员体系,比瑞幸9.9还狠。更绝的是“鸡排家族”裂变:国庆7天,10部车、30口人,统一迷彩服、健康证、定位打卡,导航直接提示:“您已进入鸡排大道,请打开塑料袋。”
别人放假,他搞“军事化出摊”;别人愁流量,他愁“炸不过来”。这不是亲戚,这是分布式基站;不是三轮车,这是移动航母。
但火了之后的鸡排哥始终保持清醒。拒绝加盟、拒绝直播、拒绝资本,是最高级的“饥饿营销”。
媒体和资本轮番哄他:“哥,直播带货吧,一场千万!”“哥,开放加盟,一年500家!”“哥,我给你估值3亿,上科创板!”
鸡排哥统统摆手:“我一旦标准化,就丢了灵魂。”一句话,把“反规模”做成“新稀缺”。
当所有人都急着复制,他先给自己加冕“不可复制”。于是,你只能在景德镇小学门口吃到“原教旨鸡排”,任何异地开店、真空包装、直播秒杀,都是歪道。
这不是固执,是顶级“产地IP”保护策略。茅台如果离开镇子,只是高粱水;鸡排哥如果离开学校门口,只是鸡胸肉。
他守护的,是“最后一公里的情绪垄断”。
国庆前夕,当地文旅局召开座谈会,鸡排哥西装笔挺,面前摆着桌签“流动经济代表”。领导请他坐C位,是官方对“草根流量”的招安。
会上,鸡排哥开口就是:“先保食品安全,再保服务温度,最后才是流量。”体制内二十年的老科长,都拍大腿:“这觉悟,够写进申论模板!””
别笑,这是“地摊经济”的终极上岸:从城管追,到局长陪;从占道经营,到文旅名片。
官方图啥?图他一个人,就能让十八线小镇青年,心甘情愿买高铁票,来景德镇排3小时队,拍完鸡排,再顺手买套瓷器。
一块鸡排,撬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这比任何“欢迎光临景德镇”的横幅都值钱。
说了半天,鸡排哥到底赢在哪?赢在他把“真诚”做成了“系统”。食材透明、价格透明、情绪透明,连油锅里的泡沫,都让你看得清清楚楚。
他不怕你看,就怕你不看。当“真诚”成为时代的稀缺品,谁拥有它,谁就拥有定价权。你学他?学不来。
你能学“4:30不接散户”,却学不住“记住每个孩子的忌口”;你能学“统一迷彩服”,却学不住“大爷下次给钱”的底气;你能学“拒绝加盟”,却学不住“365天天天在摊”的耐心。
真诚是学不会的演技,也是最难抄的商业模式。所以我认为鸡排哥是商业奇才,只可惜他的平台太小,只有一辆三轮车。
所以,下次路过景德镇,别急着啃那块6块钱的鸡排,先问问自己:
你买的,是淀粉裹鸡胸肉,还是为了那一句“宝贝儿”?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