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俄罗斯经济打不垮,外媒曝光的文件,揭开俄背后两大“金主”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全面“封锁”行动,从能源、金融到农产品,几乎无一例外都被纳入了制裁的范畴。

然而,三年过去了,俄罗斯经济不仅没垮,反而实现了超预期增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外媒曝光的一份文件给出了答案。

这份文件来自美国机构,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就高达30亿美元,这还是在美俄总体贸易量下降了九成的情况下得出的结果。

【三年制裁,俄经济实现超预期增长】

与此同时,美国还悄悄地从俄罗斯买入石油和橡胶等重要工业原材料。真可谓明里谴责、暗里交易的双重标准。讽刺的是,就在美国官员信誓旦旦说要"彻底孤立俄罗斯"的同一天,美国港口正在卸货来自俄罗斯的铀矿和橡胶。

另一方面,欧盟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口嫌体直”。2024年,欧盟对俄罗斯商品支付了419亿美元。一边力挺乌克兰,一边又对俄罗斯的商品大开绿灯。同样,还有大量西方企业继续留在俄罗斯扎根经营,哪怕乌克兰对此怒火中烧,它们也并没有离开的打算。

对于这些经济大国而言,来自俄罗斯的化肥、金属以及其他资源根本割舍不下。难怪有网友调侃:"西方对俄制裁最大的成效,就是证明了资本主义的逐利本质永远不会变。"

【一份文件曝光俄神秘买家】

在记者问到美俄暗中的交易时,特朗普抛出一句“我不知道这事”,但显然无法掩盖这些事实。

看起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如同一张紧密交织的网,但却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漏洞。首先是物流环节的灰色操作——“影子船队”应运而生。这些船只不受常规监控,穿行于各大洋之间,携带着大量的货物,包括被禁运的俄罗斯石油,绕开制裁规定继续进入全球市场。

这种船队的运作模式简单却有效:通过第三国将俄罗斯产品重新包装,以非制裁对象的身份进入市场。换句话说,这是一场“制裁-规避”游戏,而各方都心照不宣地参与其中。这不仅帮助俄罗斯维持了出口量,也为参与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其次是金融交易的灵活性。尽管有22家俄罗斯银行受到制裁,但国际金融网络的复杂性使得部分资金流动依然畅通无阻。数字货币的崛起提供了新的结算途径,而一些第三国则充当了金融中介,使交易得以继续。制裁本意是压缩俄罗斯的经济空间,却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新的贸易方式和金融创新。美欧也正是其中隐秘的参与者。

【“影子船队”秘密来往各大国之间】

贸易只是一方面,潜藏在背后的军事交流,才是让乌克兰害怕的。根据乌克兰情报部门的消息,俄罗斯苏-57隐身战机、苏-35多用途战斗机以及苏-34战斗轰炸机,都有美国供应商的高精尖电子元件。

苏霍伊系列战机普遍使用的“希比内”电子战吊舱,其核心芯片即出自美国的赛灵思公司。想象一下这些先进的技术装备在战场上发挥的巨大作用,而它们的芯片竟然来自那些本该奉行制裁的经济体,这无疑让制裁变成了一场笑话。

这样看来,俄罗斯背后的“金主”,正是大力制裁它的美国和欧洲。

而这种双标举动,引起了印度的强烈不满。此前,特朗普以购买俄油为由,宣布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莫迪政府直接拿事实说话。

【俄制武器中出现西方零部件】

当印度外交官甩出贸易数据时,整个西方的脸都绿了。莫迪政府这一记耳光抽得响亮: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的商品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加上服务贸易的172亿欧元,总规模847亿欧元——这个数字是印度同期对俄贸易总额的三倍还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那句"请先管好你们自己"的嘲讽,简直成了国际关系课堂的经典案例。

现在美欧与俄罗斯的贸易越来越藏不住了,过段时间或许也就不用藏了。

【莫迪政府愤怒撕下西方假面具】

随着制裁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美欧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大,他们想让俄罗斯不好过,自己也被拖进了经济的泥潭。这种背景下,各国都需要通过与俄罗斯交易维护自身利益,毕竟“里子”比“面子”更重要。特朗普大力推动俄乌和谈,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俄罗斯   文件   经济   美国   乌克兰   印度   贸易   船队   欧元   商品   欧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