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专访66岁迟蓬,只字不提当年黑幕,句句都是力挺,倪萍说对了

66岁的迟蓬带着布满皱纹的笑容和一身粗布衣裳,站在央视镜头前,仿佛只是邻家阿姨来串门,可她一开口谈论表演,整个演艺圈都该安静倾听。

这位用43年青春诠释了什么是“戏比天大”的老戏骨,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2025年8月,央媒专访66岁的迟蓬,镜头前的她头发随意挽在脑后,说话柔声细语,就像隔壁阿姨拉家常般亲切自然。

专访中,只字未提2013年那场金鸡奖风波,却句句都在肯定这位老戏骨的演技与执着。

迟蓬刚刚因《生万物》中“大脚娘”一角火爆全网,这个满身尘土、眉心带痣的农村母亲,甚至盖过了女主角的热度。

观众惊讶地发现,本以为是镶边的山东老太,谁知迟蓬一出手,竟成了全剧的灵魂人物!

文|庞先生

看图文更过瘾!关注我,精彩不断!下方留言区已开放,等你来畅所欲言!#关注有惊喜

金鸡奖上的“意难平”

2013年的金鸡奖颁奖礼,成了倪萍职业生涯中少有的“失态”时刻。

作为颁奖嘉宾,她站在台上表情凝重,直言:“各位,我实在不好意思跟大家打招呼,因为心里有事。”

那时迟蓬凭借《百鸟朝凤》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倪萍作为评委和好友,深知迟蓬的表演精准到位——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欠,老戏骨杜源也罕见夸赞,称迟蓬为“精神偶像”。

然而当奖杯最终落在王珞丹手中时,倪萍那句意味深长的“王珞丹年轻漂亮”,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那个夜晚的华丽泡沫!

倪萍还提到同样凭《百鸟朝凤》提名最佳男主角的陶泽如——票数高到让两位评委落泪,同样空手而归。

这不是迟蓬第一次与奖杯擦肩而过。

她曾4次提名飞天奖,3次提名金鸡奖,每次都是台下掌声雷动,却总是空手而归。

但这一次,倪萍的仗义执言,道出了无数人心中的疑问:奖项的准星,是否真的对准了演技本身?

四十载耕耘,一夜绽放

迟蓬的演艺之路始于山东烟台,书香家庭出身的她,打小就只有两个乐趣:文艺和表演。

17岁考入山东省话剧团学员班,正式踏上了演艺之路!

1983年,23岁的迟蓬凭借电视剧《红叶,在山那边》中吴月一角,斩获第4届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彼时,她与倪萍同为山东省话剧团学员班同学,两人被视作“双子星”!

然而倪萍迅速登上央视舞台,迟蓬却选择了一条更“接地气”的道路——从《红高粱》中余占鳌的母亲,到《警察荣誉》里周母,再到《幸福到万家》中何幸福的婆婆,她成了影视圈公认的“母亲专业户”。

为了演好《生万物》中蓬头垢面的农村妇女,她主动深入山东农村体验生活,一住就是三个月,白天跟着老乡去浇地,用手抓把土就知道湿不湿。

为了掌握种地扬麦子的技巧,她的手心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这种反效率、反流量的“笨功夫”,恰恰是观众最能隔着屏幕感受到的东西——一种无法伪装的真诚!

丈夫的“托举”

在迟蓬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丈夫智磊的“托举”!

两人1985年因拍摄电影《野妈妈》相恋,同年结婚,至今已携手40年。

作为张艺谋的北电同班同学,智磊不仅是金鹰奖最佳摄影得主,更以导演身份参与《临江仙》等经典作品。

在事业上,他为迟蓬提供了专业视角。

《生万物》中“大脚娘”的每个动作细节——从佝偻的脊背到颤抖的双手——都经过他的反复推敲。

生活中,他主动承担家务,甚至陪她辗转多地体验农村生活,当迟蓬因角色压力情绪低落时,他总能用幽默化解:“你演的是婆婆,又不是真的老,气坏了脸可赔不起!”

这种默契的“夫妻档”模式,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显得尤为珍贵!

智磊从未要求妻子兼顾家庭与事业,而是以行动支持她的选择:“她只需要演好角色,其他交给我。”

央媒专访,迟来的认可

央媒的专访选择在迟蓬66岁这一年进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专访中,只字未提2013年的旧事,却句句都在力挺迟蓬作为演员的专业与执着!

迟蓬对“大脚娘”角色的理解令人拍案叫绝:“她没有自己的形状,老公、儿子、儿媳妇什么形状,空的那块她就去变成,去填满。”

这种已经超越了表演技巧的范畴,上升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专访中,迟蓬谦逊地表示:“我知道‘大脚娘’这一角色,表达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爱,她明白很多戏其实不在她身上。”

这种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值得所有演员钦佩!

几乎在同一时间,倪萍发表了一篇数千字的长文——《我来蹭蹭迟蓬的流量》,这句戏谑背后,是藏不住的欣慰与骄傲!

文章里,她回忆了两人学生时代的友谊,再次盛赞了迟蓬的演技,并用一种云淡风轻的口吻,回顾了当年金鸡奖事件的前因后果。

时间的公正裁决

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它不说话,却能给出最公正的裁决!

十一年过去,当年的那场风波似乎早已被人淡忘,但央媒的“不提”与倪萍的“再提”,加上两位女演员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完成了一场对历史的“重审”。

66岁的迟蓬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资源肉眼可见地提升,而另一边,曾经风头无两的王珞丹,近年来人气却渐渐滑落,戏路变窄,即便参加综艺也难有水花!

当年的评委用手投票,而十一年来,观众用遥控器和鼠标,最终修正了那一次的选择。

迟蓬的翻红并非偶然,正是她在角色上的扎实表现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让她在众多年轻演员中脱颖而出。

观众爱看一些贴近生活的电视剧,想看好的作品,不喜欢吃那些粗制滥造的工艺垃圾!

迟蓬为了演好《黄河谣》中黄河边的纤夫媳妇,她跟着老艄公在黄河上漂了整整40天,那40天里,风吹日晒,她胳膊上的皮都晒脱了三层,可她硬是咬牙扛下来了。

在《沂蒙》中,为了更像农村妇女,三个月增肥20斤,还不洗头不洗脸,走路姿势都学农村人,她说外形像了,心才能贴近角色!

有些人觉得这些做法没必要,但她觉得演戏不能应付。

这种对表演的极致追求,从她年轻时就已经开始了。

倪萍曾回忆,在学校时的迟蓬虽然看着还有点青涩,但对表演的那股子热爱和较真劲儿已经很明显了。

为了琢磨好一场戏的角色,她们能反复抠细节,甚至省下饭钱去买书,就为了多学点东西,提升自己的文化底子。

迟蓬身上一直有个标签,叫“农村戏专业户”,这个称呼,既是肯定,也带着一丝局限的意味,但在《生万物》里,她把这个标签从“形似”推向了“神似”,从一个脸谱化的“专业户”升华成了全剧的“灵魂人物”!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央媒为迟蓬发声,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真正的好演员不应被忽视,观众对于演员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

奖项可能会蒙上灰尘,也可能会被错付给别人,但那些刻在角色骨血里、留在观众心坎上的演技勋章,永远不会褪色!

一个真正的好演员,他最终的归宿,不是在聚光灯下的颁奖台,而是在观众的人心里。

66岁的迟蓬依然坦然走进镜头,不提当年的争议与委屈,如同一股清泉,静静地流淌,只谈“沉下去”的表演初心。

她告诉我们,名利并非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真正的成功在于对梦想的坚持和对事业的热爱!

参考信源:

倪萍万字长文谈“大脚娘”迟蓬:回忆二人山艺读书的青春往事

大象新闻2025-08-27 09:31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娱乐   只字不提   黑幕   专访   对了   当年   倪萍   金鸡奖   角色   大脚   观众   演员   演技   专业户   万物   流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