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对孙文骏这名字有点陌生,正常。但要说起他爸妈,那在羽毛球圈子里,可是顶顶大名的存在。国羽队伍在新周期里折腾调整,这小子就在年初那场“调赛”里脱颖而出,挤进了国家一队的大门。
这事儿一出来,圈里圈外立马就炸了。为啥?因为这孩子背后的光环,实在太耀眼了。
他妈,是鼎鼎大名的奥运冠军葛菲。他爸,是前世界第一、如今国家队的男单教练孙俊。你说说,摊上这么一对爹妈,这孩子打球的压力得有多大?
咱们先把时间往回倒一点,看看这小子是怎么进来的。巴黎奥运会一打完,国羽就跟换了层皮似的,新老交替嘛,必然的事儿。何冰娇拿了块银牌,转身就退了;“雅思组合”的黄雅琼和郑思维也淡出了;黄雅琼的男朋友刘雨辰也挂拍了。哗啦啦走了一批人,空出来的位置得有人顶上啊。
尤其男双,一直是咱们的心病。所以国家队搞了个调赛,六对年轻组合单循环,打个你死我活,前三名进队。孙文骏就和他当时的搭档朱一珺,硬是拼下了个第三名。这过程,没半点水分,全靠一场一场的胜利挣来的。
所以你看,他能进国家队,不是靠着爹妈的名字走后门,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咱们聊聊他爸妈,你就知道这光环有多重了。
先说他妈葛菲。上世纪90年代,她和顾俊组成的“葛顾组合”,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人送外号“天下第一双”。俩人默契到什么程度?据说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打哪儿。从1996年亚特兰大到2000年悉尼,连续两届奥运会女双金牌,世锦赛、世界杯更不用说,拿冠军拿到手软,是世界羽坛史上第一对女子双打大满贯得主。这种成就,是金字塔尖的存在。退役后,葛菲现在是南京市体育局的副局长,妥妥的实力派。
再说他爸孙俊。也是90年代国羽的王牌男单,世界排名到过第一。技术细腻,脑子活,拿过世锦赛、世界杯的单打冠军。最经典的一战,是1995年的苏迪曼杯,当时中国羽毛球队正处在低谷,是他和葛菲那批队员,联手把冠军奖杯给抢了回来,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现在呢,孙俊就在国家队里当男单教练,算是“子承父业”的反向版本——儿子在场上打,老爸在场边看。
你想想,家里有这么两位大神,从小耳濡目染,饭桌上聊的可能都是羽毛球。这既是财富,也是一种无形的枷锁。孙文骏从拿起球拍那一天起,就注定要被拿来和父母比较。打好了,人家说“基因好,应该的”;打差了,那可就是“给你爹妈丢人了”。
这种压力,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其实在中国羽毛球这么长的历史里,出了上百个世界冠军,但子女能进国家队的,凤毛麟角。在孙文骏之前,我能想起来的,只有一位——孙君杰。那是差不多十八年前的事了,他的父亲是国羽名宿孙志安,也是江苏的第一位羽毛球世界冠军。
你看,时隔这么多年,才出了第二个。这说明什么?说明想在羽毛球这条路上复制父辈的成功,太难了!这不仅仅是天赋的问题,更是心态和汗水的问题。冠军家庭能给你最好的资源、最早的启蒙,但路,终究得自己一步一步走。那些看不见的汗水,那些输球后独自扛过的夜晚,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
说回孙文骏,他2003年出生,今年22岁,正是需要出成绩、也最容易迷茫的年纪。他从江苏省队打出来,主攻的一直是双打。和任翔宇这个新组合,明显还在磨合期。男双这个项目,最讲究的就是“1+1>2”的化学反应,这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比赛去培养。
现在国羽的男双什么情况?巴黎奥运周期结束后,“双塔组合”的刘雨辰退役。现在的顶梁柱是“梁王”组合梁伟铿和王昶,后面几对实力都差不多,谁都有机会,谁也都没绝对把握。教练组把孙文骏和任翔宇配在一起,就是一次尝试,一次对未来的投资。把一个奥运冠军的儿子推到一线,本身就是一种信号,是希望他能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搅动一下目前这潭有点沉闷的男双池水。
他要战胜的,不仅仅是球网对面的对手,更是那个名叫“葛菲和孙俊之子”的巨大影子。什么时候大家提起他,首先想到的是男双选手孙文骏,而不是“某某某的儿子”,那他才算是真正成功了。
这孩子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坎儿。迈过去了,海阔天空;迈不过去,可能就慢慢泯然众人了。竞技体育就是这么直接,这么残酷。但话说回来,能顶着这么大的压力选择这条路,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
咱们就继续看着吧,看看这位头顶冠军光环的“球二代”,能不能把这份沉甸甸的期待,化作翅膀,在新一届的奥运周期里,真正为自己、也为中国男双扛起一面旗帜。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