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战狼戏外“流氓”,这一次,谁也救不了自毁前途的李易峰

文|婉婉

编辑|司徒夜


“偷腥”事情过去许久,李易峰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众人视野。

不过这回,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从顶流巨星到劣迹艺人,从万众追捧到无人敢帮。

李易峰这场自毁前途的 “大戏”,远比他演的任何剧本都更令人唏嘘,

这一次,即便有再多过往光环加持,也没人能救得了他。

回不去的曾经

如果时光能倒流,李易峰一定想回到2022年。

在这之前,他是星光熠熠的大明星,被万千粉丝宠成“天之骄子”。

十九岁,参加《加油!好男儿》时期,还是青涩懵懂的。

模样干净纯粹,带着初出茅庐的懵懂与真诚。

这也是,大家所喜欢他的原因。

而后几年里,受到资本力捧,不费吹灰之力站上“神坛”。

人一旦红了,身边全是好人,黄渤这句话李易峰深有体会。

一时间,各大资源吻上来,基本只有他挑剧本的份儿。

杨幂、唐嫣,当红女星几乎合作个遍。

那部《古剑奇谭》创下“收视神话”。

自带破碎感与坚韧感的“百里屠苏”,戳中无数观众的心。

他笑观众跟着笑,他哭观众跟着哭。

就连京圈名导冯小刚,也在这时候盯上他。

大手一挥,递出《老炮儿》剧本,拥有不少的戏份。

或是一身戎装,眼神坚毅的“战狼”式军人“夏拙”。

又或是《隐秘而伟大》怀揣梦想,坚守正义的小警察。

他的蜕变,全被观众看在眼里。

名气是一把双刃剑,给予荣耀的同时,悄然腐蚀着他的内心。

2016年,他开着豪车在马路上尽情驰骋,要多潇洒有多潇洒。

当车辆撞上桥墩,出现事故后,自己却驾车逃逸,拍拍屁股走人,毫无担当。

他的懦弱,在那时便有了苗头。

只是,粉丝们深深沉浸在塑造的角色滤镜,最终选择了宽容。

殊不知,他并未从中吸取教训,反而在放纵道路上渐行渐远。

苟延残喘,喘了又喘

“偷腥”事件彻底爆发前,就有各路博主放料。

“某三字男星pc被抓,还在捞人,如果捞不出,过几天就热搜了。”

但没有指名道姓,且范围太大,直到官方一则消息发出,网友坐不住了。

演员李某某,男,35岁,指向性极强。

随后,最高检删除李易峰相关内容,中秋晚会紧急除名。

一切的一切,足以证明“这瓜保熟”。

谁承想呢?犯错的他,仍不知悔改,试图蒙混过关。

先直播保平安,后甩出一张盖公章的“严正声明”,稳定军心。

开辟内娱一条“以造谣方式辟谣”的新大路。

这还不够,峰峰亲自下场,言辞恳切,把自己包装成无辜的受害者。

“我已经记不得这是我遭遇的,第几十次还是第几百次谣言。”

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粉丝们感动得痛哭流涕,坚守在第一阵地,为自家哥哥打掩护。

估计平台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抒情作文发出去没多久,就给处理成不予显示。

官方没有坐视不理,再次通报,指名道姓,让“梦女们”彻底死心。

过往种种被扒出来,甚至有寻欢作乐时的现场图。

画面中的峰峰,正兴致昂扬地挑选动画片,这一下,没跑了。

从众人追捧的顶流,沦为人人喊打的“劣迹艺人”。

曾经的辉煌如梦幻泡影,消散得无影无踪。

可他心有不甘,2025年初,高调宣布在泰国举办演唱会。

是真心悔改?还是目的不纯,意在圈钱?

答案,其实很明了。

虽然人不在内娱混,但几千元的票价,丝毫不逊色于一众顶流。

峰峰,还得是你啊!

他当然也清楚,有人会陪着自己,为这场“疯狂闹剧”买单。

粉丝们像是提前商量好般,一个个身着婚纱,光鲜亮丽。

应援落地,横幅、小彩旗等一样不落,照样巨星待遇。

台上的他穿着浴袍,演唱经典曲目,台下座无虚席,相当讽刺。

他几度哽咽,不断忏悔道歉,承诺改正。

但在网友看来,不过是鳄鱼的眼泪!

与其说是对行为的忏悔,不如说是怀念那段“当神的日子”。

用“道歉”营造“知错能改”的形象,为后续回归铺路,那点小心思藏都不藏了。

“如果他能复出,那邓伦、李云迪等人,岂不是都可以卷土重来?”

底线问题面前,零容忍。

苟延残喘,喘了又喘,终于被强制执行!

被强制执行,绝不姑息!

本以为演唱会之后,他会淡出公众视野。

结果突然被曝出遭到强制执行,他以及名下公司被执行4990万。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4990万”的执行金额,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违法失德后的连锁反应。

曾经粉丝眼中“会赚钱的顶流”,沦落为被债务追着跑的“被执行人”。

就像被抽走所有资金的空壳公司,只剩一副摇摇欲坠的架子。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强制执行不是“意外”,而是自己亲手种下的“恶果”。

当初在法律红线前任性跨步时,或许从没算过这笔账。

一次违法,不仅砸了自己的饭碗,还拖垮了背后的公司。

娱乐圈的光环再亮,也照不亮违法的阴暗。

顶流的名气再大,也扛不住法律的重拳。

还记得说唱歌手PG One吗?

被抵制后心存侥幸,化名“王唯楚”低调复出,试图重塑形象。

他以为,可以打个擦边球。

但事实却是,没过二十四小时,账号直接被封禁。

还有因高考舞弊被封杀的仝卓,后来实名举报多家公司,声称“税收公平不容践踏”。

但这种“自毁式复出”,显然不可行。

短期内吸引到流量不假,却也让他陷入更深的舆论漩涡。

结语:

法律的底线碰不得,道德的红线踩不得。

一旦失守,再辉煌的明星事业,也会在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李易峰事件是一记响亮的警钟,也是一面镜子。

提醒着内娱的明星们,一旦道德失守,便是和他一样的下场。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娱乐   前途   流氓   易峰   峰峰   观众   指名道姓   劣迹   剧本   苟延残喘   公司   红线   法律   懵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