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蒸发5万亿,特朗普8小时后改口:还是想跟中方“见一面”

短短8小时。特朗普把“绝不再打电话”的狠话收回,又扛上“必须见面”的旗子。美股三分钟暴跌,七大科技股一夜蒸发5万亿美元,中方连出两天八条公告,从稀土到海运的组合拳给了华盛顿猝不及防的一记闷棍。【这场翻脸再翻脸,被全球投资者看了个目瞪口呆。】


他们都看到:
10月11日凌晨,华盛顿上空的灯光亮到刺眼。白宫之前的那封“取消会面”声明还挂在官网首页,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平台X上怒怼:“中方是故意的,我要把关税加到100%!”他甚至拍着胸脯说:“不打电话,不见面,算账。”八小时后,随着美股在午盘被砸出历史级大坑,他重启了那条他最擅长的应急线路——“我要和中方见面,马上见。”

围观者并非只看到了口水战。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沃特发文承认“联邦政府雇员裁减程序已经启动。”首批4000名雇员将被卷入政府停摆的漩涡。几乎同时,美军“战争部长”彼得·赫格塞斯在国防部记者会上得意宣布要在爱达荷州芒廷霍姆空军基地为卡塔尔空军建训练设施,并允许F-15战机编队驻扎美国领土。【在财政紧绷的背景下,这两条“硬刚中方”的新姿态反倒成了舆论火药桶。】


华尔街的崩塌

三分钟。道琼斯指数盘中跳水超过2300点,纳斯达克七巨头蒸发5万亿美元。这不是久远的“黑色星期一”,而是关税消息后的实时反应。量化基金的清仓指令在服务器上狂奔,152万投资者的爆仓警报在全球券商机房的屏幕上闪烁。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夜盘交易员在凌晨1点半集体愣住:“这是再回到2020年?”【有人说,那一刻连空气都是焦灼的味道。】

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没有被关灯,但华尔街铜牛前的警车多了一倍。交易员巴雷特低声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华府那边一句话,我们这边血流成河。我们需要的是策略,不是情绪。”这句话后来在美股论坛被转发了超过30万次。


北京的组合拳

两天八条公告。第一波从稀土出口许可临时调整打起,把高端制造业最脆弱的神经精准抠住。其次是海运费率调整,针对特定航线调高保险要求。接下来,位于天津和宁波的两座港口同时宣布对“敏感货物”进行随机延时审查。【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口水反击”,而是典型的“系统性对冲”。】

第三天,商务部发布了对多家提供“敌对行为支持”的美国咨询公司启动安全审查的消息。随后的关税“回击”没有直接亮相,中方反而将重点放在供应链脆点上——这正是让特朗普团队夜不能寐的地方。白宫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政策反噬告诉你痛在哪里”**。


特朗普的情绪过山车

当天晚上,特朗普出现在福克斯新闻的连线直播里。脸色苍白的他被主持人连环追问“关税100%是否真要实施”。他先是拍桌吼道:“这是一场公平的对决。”两分钟后,他话锋一转:“其实我们一直保持沟通,我也相信中方会来华盛顿的。”主持人愣了一下,追问:“那您之前说的‘取消会晤’呢?”他连声咳嗽,最后挤出一句:“我从没说过取消,只是说要考虑。”【整段采访看下来,仿佛一场“唾沫再舔回去”的即兴演出。】

这一幕,引爆了美国社媒。评论区里,“特没谱变特懂事”成了热词。共和党的铁粉气到摔杯子,民主党支持者的讽刺表情包刷屏。更糟糕的是,特朗普在同一场采访里谈中东问题时突然改口:“这得重新建,不只是加沙,是整个中东都需要重建。”这句话被不少中东媒体解读为“外交政策又在摇摆”。华盛顿的盟友们这时的想法很简单——“DC脑子里到底有没有剧本?”


背后逻辑:华盛顿没牌了?

分析师卷入这个“故事”时,第一时间思考的是:为什么特朗普可以在短短八小时内完成大翻转?来自巴黎的地缘政治顾问贝尔纳贝提醒:“美国的对华策略底层逻辑没变,他们依旧想逼迫中国在贸易和技术上做出让步。”但当中方拿出稀土+海运+咨询审查组合拳后,白宫突然发现自己手上没有对等的反制工具。

【第一,这波组合拳的精准打击点在于供应链扼喉位置。】美国自诩拥有半导体高端制造的命脉,却对稀土、镓锗等关键材料的依赖度高得惊人。

第二,100%关税就是自杀式操作。从2024年经历的关税倒灌就能看出,美国消费者和制造商难以承受更猛烈的价差冲击。

第三,美国内部的政治不确定性——政府停摆、裁员计划、财政赤字——已经让市场把“美国信用”打了折扣。

特朗普的“拿外交当儿戏”,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过去四年政治操作的延伸。2018年关税战期间,他也是在喊话和谈判之间来回折返,最终靠施压伙伴来换取短期战术胜利。这一次,中方显然不再对这种“威胁电话”买单。相反,北京通过公告节奏告诉全球市场:【这是一场已经准备好的长跑,不是你想什么时候停就能停。】


历史回声与旧案重提

2019年8月23日,特朗普也曾在凌晨两点怒发推文,要把对华关税从25%提升到30%,当天美股蒸发过1.5万亿美元。当年中方的回应是取消农产品采购、加征关税,随后在10月开启贸易谈判。历史再度押韵:市场永远比政客更敏感,一旦发现华盛顿没有清晰路线图,避险资金就会逃离美国。

更远一点的历史,则指向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若能源供给或关键材料出现卡脖子,美国会被迫走向结构性通胀。如今稀土在新能源、军工、航空航天的占比极高,任何供应端的紧缩都会立刻传导到美企的成本模型里。这是美国商务部数字模型里一再出现的“最糟情境”,如今居然成了现实案例。


美国社会的情绪裂痕

特朗普的八小时翻盘,还叠加了社交平台上汹涌的民意。成千上万的美国网友在X和Reddit贴出“政府停工通知单”“航班延误截图”“军人工资延期声明”。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政府在裁员、停摆、债务上限僵持时,还要花钱给卡塔尔建基地。甚至有人写道:“我们在家里点蜡烛照明的时候,你们却想要在沙漠里点跑道灯?”

民主党圈正在策划新的大规模游行,目标直指白宫的“无计划式外交”。共和党内部也出现裂口,部分建制派议员要求重新评估对华策略,至少要让市场“看得懂”。


中国观察者的焦点

北京观察人士总结了三个关键词:

  1. “组合拳打疼了美国”。从稀土到海运的精准出手,在美方还沉浸在“我们加到100%”的气势里时,就已经让美股和美政界出现裂痕。特朗普的态度反转,本质是对白宫政客的现实警告:市场和盟友的容忍度有限。
  2. “华盛顿手里没牌”。特朗普喊话“加税到100%”更像是一场情绪宣泄。真正的政策工具寥寥。美国财政再加码关税,只等于给通胀添油,而选举年特别忌讳价格暴涨。同时,白宫对盟友的拉拢正在消耗国库,而对内支出却要削减。当美国自顾不暇时,它的对外威慑力也会被腰斩。
  3. “外交当儿戏的成本回来了”。当政策取决于一人心情,华盛顿的信用自然被稀释。中方一直强调政策的长期性和可预期性,这让北京有底气处理每一次摩擦。【美国这场情绪化操作,自证了“协约随时可翻、承诺没有约束力”。】


金融与安全的交叉后果

短期影响:全球资本避险,美元指数飙升后快速回落,黄金突破每盎司2600美元。亚洲主要股市在翌日开盘时全部大幅震荡。香港市场的科技股普遍跌逾7%,但两天后快速反弹。欧洲股市的汽车、航空板块遭遇补跌。

中期影响:供应链企业开始讨论“去风险”的真正含义。部分美企寻找替代稀土供应商,但在秘鲁、缅甸、越南的项目都需要三年以上开发周期。全球航运公司开始计算海运费的“不确定性溢价”。

长期影响美国的盟友对华盛顿“随时自爆”的担忧升级。北约内部会议里,法国和德国代表表达了对“美国财政不可持续”带来的安全疑虑。中东盟友对“在美国驻军”项目也变得谨慎,他们担心被卷入大国博弈的第一线。


情绪与话语的二重奏

文章写到这里,每个阅读者心里都会浮现同一个问号——特朗普究竟想干什么?其实,从他当年参加真人秀时就能看出端倪:剧情永远要有反转,要把观众推到情绪的高峰再摔下去。但现实政治和资本市场,比真人秀残酷太多。

【这一夜的5万亿蒸发,就是最现实的票价。】当华盛顿继续用“叫价拉扯”的旧套路对待一个做了十年准备的对手,结果只剩下自己被资本市场教训。中方“沉淀十年的战略准备”,如今反而显得沉稳从容。

中方决定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未来的悬念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特朗普用一场自说自话的演出向世界证明了两个事实——他还想和中方交易,但他也依旧相信威胁能奏效。华盛顿爆发的愤怒、无奈、讽刺,正说明美国社会对这种策略疲惫不堪。【真正的大考还在后头。】

中方此前颁布最强稀土管制措施

美国政府内部能否找到一致的对华路线?关税风波会不会导致联邦政府进一步停摆?中方是否会继续加码供应链管控,甚至针对金融和科技领域祭出新牌?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唯一能确定的是:中美这场“强对强”的对峙,刚刚进入新阶段。

所以别急着合上手机屏幕。留言区里,等着你说说你看到的火花和担心的裂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财经   中方   美国   华盛顿   关税   稀土   白宫   组合   盟友   华尔街   情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