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权倾天下的鹰犬,也是朝廷中的一股清流

1539年,嘉靖帝朱厚熜南巡至卫辉时,行宫突然起了大火。随行官员和侍从们惊慌失措,各自逃命,却没人想起嘉靖帝本人还被困在行宫中。

眼看火势越来越大,嘉靖帝似乎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此时却有一名锦衣卫从火场中冲出,背上还背着个人,正是嘉靖帝。

这名立下救驾之功的锦衣卫,正是明朝权势最大,可能也是最有名的锦衣卫——陆炳。他这一举动也算是改写历史了,如果嘉靖帝在这场火灾中丧生,那无疑将引起一场政坛地震。而且嘉靖帝的子嗣此时年龄都很小,他这一丧生必然引发摄政问题,大明的发展走向也将完全不同。

陆炳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嘉靖帝倒也不光是为了这个救驾之功,他本人与嘉靖帝也是感情深厚,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在这次救驾之前,陆炳就已经被嘉靖帝重用了。

陆炳的前半生堪称一帆风顺,幸运得让人羡慕。他出生在浙江嘉兴这个富庶之地,家里世袭锦衣卫。他的母亲更不得了,是朱厚熜的乳母,陆炳也因此常年住在王府,与朱厚熜成了好友。当然此时朱厚熜还不是皇帝,而是兴王朱祐杬之子,也就是弘治帝朱佑樘的侄子。

不过即便如此,陆炳的生活也已经很让人羡慕了。凭他母亲的身份和与朱厚熜的关系,一生荣华富贵肯定不成问题。

但这还仅仅是陆炳的起点,几年后更大的好运落在了他头上。1521年,正德帝朱厚照突然去世。由于他没有子嗣,朱佑樘又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因此他这一支等于是断了。群臣商议后决定让朱厚熜即位,陆炳也就由藩王发小直接成了皇帝发小,从此一飞冲天。

新君即位一般都要提拔自己的班底,更何况陆炳与皇帝关系这么铁,自然更受重用。他本人也相当争气,还考上了武进士。而在开头所说的这次救驾事件后,陆炳的权势进一步上升,终于在1545年成了锦衣卫的首领,这一年他才35岁。

锦衣卫经常被描绘成权势滔天的组织,他们构陷大臣,肆意拷掠,凌驾于律法之上。但实际上锦衣卫不过是皇权的延伸,是皇帝绕过文官系统办事的产物。

这也就导致锦衣卫的权力与皇帝的态度息息相关,皇帝需要时他们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组织,皇帝不需要时,他们也就是个仪仗队而已。因此这个职位也只是看起来风光,其实极为危险,很容易被皇帝推出去背锅。纵观历代锦衣卫指挥使,很少有善终的。

而陆炳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奇特的锦衣卫首领了,此前随着东厂的崛起,锦衣卫日益衰落,不得不给东厂“让路”,甚至一度沦为东厂的附庸。陆炳掌权后锦衣卫则迎来了复兴,权势重新盖过了东厂。

说陆炳奇特不光是因为他振兴了锦衣卫,也是因为他执掌锦衣卫时不但不去害人,还救了不少人。当然这里说的是不主动害人,毕竟锦衣卫是皇帝手里的工具,如果皇帝想除掉某个人,锦衣卫自然无法抗命。

但陆炳手握大权,能做到不主动害人已经十分不易了,《明史》对他的评价就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他不但得以善终,还有了善名。

这就很不简单了,锦衣卫作为“帝王鹰犬”,在文官中的评价往往是很低的。而陆炳能做到既受皇帝重用,也被文官们赞赏,这种长袖善舞的功夫着实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那么陆炳救了哪些人呢?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弹劾权臣严嵩的大臣。很多人总是把陆炳和严嵩当成一伙的,但实际上陆炳配合严嵩只是因为皇帝也信任严嵩,他本人从未主动帮严嵩陷害朝臣,甚至还阻止了严嵩的部分行动。可以说,陆炳在不违抗皇帝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住了自己的良心。

比如御史何维柏曾上书弹劾严嵩,嘉靖帝大怒,认为何维柏这是在讽刺自己,将其下狱。陆炳却为了保护何维柏,没有将奏疏的启本交给嘉靖帝。嘉靖帝得知后训斥了陆炳一番,但考虑到陆炳的功绩,训斥一番也就过去了,甚至没多久陆炳还升职了。

更离奇的是,按嘉靖帝的性格,本来对何维柏这种敢和自己对着干的大臣肯定是要严惩的,夏言就是例子。可陆炳这么插手一次之后,何维柏居然仅仅是被免官,回老家去了,没有抄家也没有流放。此后照样收徒、讲学,很难说这其中没有陆炳劝说的影响。

除此之外,陆炳还给徐阶、聂豹、张巽言、俞大猷等人都打过掩护。哪怕是沈炼这种拼死弹劾严嵩,丝毫不顾忌触怒嘉靖帝后果的“愣头青”,陆炳也尽可能减轻他的刑罚,最后沈炼没有被杀,只是被贬到保安一带负责屯田,陆炳还去送行。可惜严嵩早已盯上了沈炼,几年后还是捏造罪名将其杀害。

可以说,陆炳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身为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的头子,权倾天下的鹰犬,陆炳一直克制着自己的私欲,从不主动陷害大臣,对于那些仗义执言的大臣也是能保则保,让许多人免去了杀身之祸。

但也正因为他“天子鹰犬”的身份,陆炳注定不可能像徐阶那样想方设法去扳倒严嵩。因为他本质上是皇帝的“内臣”,与徐阶这种朝堂之臣不同。他可以避免一些大臣被杀,但在大方向上必须顺从皇帝。可以说,陆炳表面风光的背后是左右为难的心境。

1560年,这位左右为难的锦衣卫首领去世了,此前他已经有了极高的地位——太保兼少傅,也是明朝“三公”兼任“三孤”的第一人。“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代表着大臣的最高荣誉,“三孤”次之。这种头衔往往都是死后追封的,而陆炳能在活着的时候就获得,可见其地位之高。

陆炳去世后嘉靖帝自然极为悲痛,又给了他极高的葬礼待遇。不过事情还没完,隆庆帝登基后,内阁首辅高拱对昔日掌权的徐阶展开清算,又因为陆炳曾与徐阶关系好,将矛头对准了已经去世的陆炳,声称陆炳执掌锦衣卫期间无恶不作,将陆家抄家,陆炳的儿子陆绎也被抓进了监狱。

一般而言,对于锦衣卫头子被清算的事情,文官们都是乐见其成的。但这次诡异的情况出现了,满朝大臣都对这一举动极为不满,纷纷上书为陆家求情。湖广按察使司副使的徐学谟更是直言陆炳功勋卓著,要清算陆家的人不安好心。文官上书为锦衣卫头子求情,这还是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

万历帝即位后,陆家终于获得平反,陆绎也被恢复了官职。正可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陆炳昔日搭救大臣的善举,终究还是给后人带来了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历史   权倾天下   鹰犬   清流   朝廷   锦衣卫   嘉靖   皇帝   大臣   文官   明朝   权势   头子   大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