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冯时:长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无与伦比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 记者 谢智强

9月17日,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以《长江文明的辉煌——八千年前的知识与思想》为题,分享了他的精彩观点。

9月17日,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冯时发表主旨演讲。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文明是什么呢?其源头或基础又是什么?在冯时看来,文明三本:道德立人之本、知识立身之本、礼仪治世之本。

道德,人要修德,是立人之本。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看来,“人者仁也”,心怀仁德方成为人,所以道德体系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内涵。

知识,人要学知识,为立身之本。知识体系包括很多,古人不仅强调知识体系,而且反对所谓泛知识论,他们只需要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知识,而摒弃对人类有害的知识。

礼仪,人要习礼,为治世之本。中国古人靠礼仪治理社会,礼仪的根本目的是节人,节制人类的欲望。如果人类以无限的欲望去追求有限的财物就一定会生乱,所以中国古人创造了节制人欲的礼。

“我就此将古人所建立的中华文明理论,总结为‘三要三本’。”冯时称,而这“三要三本”的源头是天文。中国文化很多核心思想都导源于天文、导源于天人关系。

冯时认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科学有三种:天文学、数学、力学,都直接服务于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其中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农业。古人通过对星移斗转的观察制定时间,解决农时问题,于是天文学就发展起来了。

而天文学的发展,需要精确化,数学就被引入。同时,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方式,人从山洞走出来,为定居而建造房屋,力学又发展了起来。所以,天文学实际上是人类起源后,发明的最早的一种古典科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源。

《尚书·舜典》载:“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周易·乾·文言》载:“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因此天文是中国文明的源。

“考古发现,湖北秭归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条石为石碑,其性质实为迄今所见最古老的测影仪具——碑表,碑上雕刻的图像再现了人体测影的历史。而类似关于天文学的器物,在长江流域还出土了很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无与伦比。”冯时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历史   长江   无与伦比   贡献   江海   文明   华文明   知识   重庆   天文学   古人   人类   导源   礼仪   中国   道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