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就靠着晶圆代工模式在全球半导体圈站稳脚跟。张忠谋那时候从美国回来,带着一身经验,1987年在台湾新竹园区搞起公司,专攻别人设计好的芯片制造。
到90年代,台积电已经接下不少大单子,像是英特尔和高通的订单,产能一步步扩充,技术从微米级推到纳米级。进入2010年代,苹果、英伟达这些巨头都离不开它,台积电的5纳米、3纳米制程成了行业标杆,2020年市值一度冲破6000亿美元大关。
可美中科技摩擦从2018年闹腾起来,美国那边就开始琢磨怎么把半导体产能拉回本土。2022年8月,他们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扔出520亿美元补贴,目标就是吸引外资建厂,减少对亚洲依赖。
台积电自然成了香饽饽,2020年5月就宣布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砸120亿美元建厂,本来计划2024年量产4纳米芯片。可现实呢?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没顺当过。
2023年7月,台积电就公开说因为本地熟练工人不够用,量产得推到2025年。工会那边也闹得欢,亚利桑那建筑贸易协会抱怨台积电从台湾调人过来,是在抢本地饭碗。成本方面,美国的劳动力贵,供应链不成熟,台积电算下来比台湾高出50%不止。
张忠谋早几年就看透了这点。他2022年4月说过,美国想在本土搞半导体制造,会增加一些产能,但别指望取代台湾的主导地位。结果呢,亚利桑那项目一拖再拖,2024年11月又推迟开业仪式,到2025年1月才勉强搞定。
工会压力大,台积电得额外花钱培训本地人,还得应对法规审核。整个过程暴露了美国在人才储备上的短板,半导体这行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美国本土培养跟不上,台积电只能从台湾派人支援,可这又引发劳资纠纷。法案补贴是给了,但实际落地远没那么简单,台积电的投入已经超过400亿美元,可进度总赶不上预期。
再看供应链,美国的生态和台湾差太远。台湾有成套的上下游厂商,材料供应及时,设备维护高效。美国那边,材料运过来就得等,成本还高。台积电2025年上半年勉强启动第一厂的试产,4纳米芯片开始小批量出货,但整体产能只占全球一小部分。工会继续施压,要求公平待遇,台积电得不断调整策略。
张忠谋的那些话,现在听来一句都没落空。他2023年3月在台北一个论坛上讲,美国重建半导体体系太天真,缺乏人才,成本高企,短期内根本玩不转。他还点出效率问题,台湾如果设备半夜坏了,工程师立马就能修;美国呢,时差和法规一堆,拖到白天都正常。
事实摆在那,亚利桑那厂从2021年开工,设备安装就卡壳,2024年才基本就位。台积电得从台湾派数百名工程师过去帮忙,可本地工会不干,指责这是引进廉价劳工。协会会长迈克·麦卡锡公开批评,工会成员组织抗议,搞得台积电左右为难。
更别提地缘政治的夹击了。美国要求台积电把最先进的技术留在本土,3纳米甚至2纳米制程得优先在美国产出。可张忠谋2023年10月说过,亚利桑那厂是昂贵的徒劳之举,成本高50%,效率低。
果然,2025年1月,第一厂终于开张,但产量远没达到预期。台积电CEO魏哲家2025年1月表示,美国厂不会先于台湾拿到最尖端技术,因为合规问题复杂。华盛顿想通过台积电遏制中国半导体崛起,可台积电本身就是商业公司,不是政治工具。
中美关系紧张下,台积电还得顾及中国市场。2020年9月,它遵从美国禁令,停了对华为的供货,但中国大陆仍是全球芯片消费大户,台积电不可能完全放弃。2024年11月,美国又下令台积电暂停对某些中国设计公司的出货,涉及AI芯片。台积电得仔细审核订单,避免踩线。
可张忠谋2023年3月说过,芯片全球化已经死翘翘,自由贸易也岌岌可危。这话应验了,台积电夹在中间,一头迎合美国拿补贴,一头还得维持其他市场平衡。结果呢,美国期望的全盘掌控没实现,台积电的努力也只是勉强应付。
工会纠纷还没完,2025年上半年,亚利桑那工会继续监察,台积电得增加本地招聘,花钱建培训中心。可人才缺口大,美国半导体教育跟不上,毕业生经验少。
台积电2025年6月说,第二厂进度推到2027或2028年,本来计划2026年。成本压力下,公司盈利受影响,但AI需求旺盛,2025上半年营收冲到605亿美元。话说回来,张忠谋的预言太准了,台积电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美国本土制造的先天不足。
台积电现在是骑虎难下,美国那边催着扩产,2025年4月,它宣布第三厂中2025年就开始建,比原计划早一年,总投资飙到650亿美元以上。
可挑战没少,水资源就是一关,凤凰城干旱,台积电得建水回收厂,2025年8月破土,目标近零排放。可本地环保审核严,工会还盯着劳工权益。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订单稳定,但美国出口管制越来越紧,2025年上半年,台积电得调整供应链,避免敏感技术流出。
张忠谋2022年12月说过,美国芯片业要到2030年才能爆发,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台积电在美国投这么多钱,产能却只占全球7%左右,远没满足华盛顿的野心。
第二厂2025年结构建完,但量产得等2028年,3纳米技术在那落地。台积电得平衡中美,2025年7月,它加速亚利桑那投资,同时在日本扩张,但日本项目也延误,交通问题卡住。整体看,台积电的全球化布局被地缘撕扯,一步走错就麻烦。
未来呢,美国补贴在变,政治风向不确定,台积电得继续砸钱建厂,可回报不稳。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在升,台积电的中国客户转向其他,但高端需求还得靠它。2025年9月,第一厂产量和台湾厂相当,可整体生态差远了。
张忠谋的观点站得住脚,台积电无力改变大局,只能被动应对。话说回来,这家公司再强,也逃不出大国博弈的网,往前看,前途真有点迷茫。总的来说,台积电的困境,反映了半导体行业的深层问题,谁也别想轻易翻盘。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